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堂札堂札的意思解释

堂札

  • 拼音táng zhá
  • 注音ㄊㄤˊ ㄓㄚˊ
  • 繁体堂劄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堂札[ táng zhā ]

⒈  犹堂帖。宋时称上宰相的公文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堂帖。

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故事一》:“曾见 唐 人堂帖,宰相签押,格如今之堂札子也。”
后亦以泛称下行公文。 《六部成语·吏部·堂札》注:“堂官委派属员差务所给之札付曰堂札。”

⒉  宋 时称上宰相的公文。

宋 赵昇 《朝野类要·文书》:“堂札:上宰执之公札也。”

堂札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zhá 5画 基本字义 札 zhá(ㄓㄚˊ) ⒈  古时写字的小木筒:札记。 ⒉  信件:手札。信札。 ⒊  旧时的一种公文:札子。 ⒋  夭死。 异体字 剳 劄 扎 軋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letter, note; correspondence
táng 11画 基本字义 堂 táng(ㄊㄤˊ) ⒈  正房,高大的房子:堂屋。堂客。堂倌。礼堂。澡堂。 ⒉  同祖父的亲属关系:堂房。堂兄弟。 ⒊  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:大堂。公堂。过堂。 ⒋  量词:上了一堂课。一堂家具。 异体字 㙶 坣 隚 汉英互译 hall、of the same clan、the main room of a house 造字法 形声:从尚、土声 English hall; government office

堂札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堂札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