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鳞鳍鳞鳍的意思解释

鳞鳍

  • 拼音lín qí
  • 注音ㄌ一ㄣˊ ㄑ一ˊ
  • 繁体鱗鰭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鳞鳍[ lín qí ]

⒈  鱼的鳞片和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鱼的鳞片和鳍。

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物异》:“鱼石, 衡阳 湘乡县 有 石鱼山,山石色黑,理若生雌黄,开发一重,輒有鱼形,鳞鰭首尾有若画,长数寸,烧之作鱼腥。”
清 刘献廷 《广阳杂记》卷三:“山下有石,在田中,长丈餘,其形如鱼,头尾鳞鰭毕肖,曰鲤鱼石。”

鳞鳍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18画 基本字义 鳍(鰭) qí(ㄑ一ˊ) ⒈  鱼类的运动器官,由薄膜和硬刺组成,按它所在部位,可分为胸鳍、腹鳍、脊鳍、臀鳍、尾鳍。 异体字 鰭 汉英互译 fim、fin 造字法 形声:从鱼、耆声 English fin
lín 20画 基本字义 鳞(鱗) lín(ㄌ一ㄣˊ) ⒈  鱼类、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:鱼鳞。鳞片。 ⒉  鳞状的:鳞爪( zhǎo )。鳞波。鳞茎。鳞屑。鳞集(群集)。遍体鳞伤。鳞次栉比。 ⒊  泛指有鳞甲的动物:鳞鸿(指“鱼雁”,即书信)。 异体字 鱗 䚬 汉英互译 squama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fish scales

鳞鳍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鳞鳍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