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滞拙滞拙的意思解释

滞拙

  • 拼音zhì zhuō
  • 注音ㄓˋ ㄓㄨㄛ
  • 繁体滯拙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滞拙[ zhì zhuō ]

⒈  迟钝笨拙。多用作谦辞。

⒉  滞涩粗拙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迟钝笨拙。多用作谦辞。

唐 王湾 《晚夏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》诗:“滞拙怀隐沦,书之寄良友。”
宋 曾巩 《再与欧阳舍人书》:“復思若 巩 之浅狭滞拙而先生遇甚厚,恐己之不称。”

⒉  滞涩粗拙。

清 王夫之 《夕堂永日绪论外编》:“四大家未立门庭以前,作者不无滞拙,而词旨温厚,不徇词以失意。”

滞拙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zhuō 8画 基本字义 拙 zhuō(ㄓㄨㄛ) ⒈  笨,不灵巧:笨拙。弄巧成拙。拙劣。 ⒉  谦辞,称自己的:拙作。拙见。拙笔。拙著。 异体字 䂐 汉英互译 clumsy、dull、my 造字法 形声:从扌、出声 English stupid, clumsy, crude; convention
zhì 12画 基本字义 滞(滯) zhì(ㄓˋ) ⒈  凝积,不流通,不灵活:停滞。滞留。滞销。滞空。呆滞。滞产(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)。滞针。滞下(痢疾的古称)。 ⒉  遗落:“此有滞穗”。 异体字 滯 洔 汉英互译 sluggish、stagnant 相关字词 畅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block up, obstruct; stagnant

滞拙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滞拙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