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顿兵顿兵的意思解释

顿兵

  • 拼音dùn bīng
  • 注音ㄉㄨㄣˋ ㄅ一ㄥ
  • 繁体頓兵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顿兵[ dùn bīng ]

⒈  驻屯军队。

⒉  停战,按兵不动。

⒊  损坏兵器。谓打仗而有损失。顿,通“钝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驻屯军队。

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:“若先攻 西安,不卒下,顿兵坚城,死伤必多。”
唐 杜甫 《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》诗:“顿兵 岐 梁 下,却跨沙漠裔。”
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六:“惟 老官屯 有贼垒,为前岁 额尔登额 顿兵处。”
毛泽东 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》:“五个月的战争,使 德 军既没有打进 高加索 油田,也没有打下 斯大林格勒,迫使 希特勒 顿兵于高山与坚城之下,欲进不能,欲退不得,损失甚大,陷于僵局。”

⒉  停战,按兵不动。

三国 蜀 诸葛亮 《绝盟好议》:“顿兵相持,坐而须老,使北贼得计,非算之上者。”
《周书·贺拔胜传》:“大王帝室藩维,与国休戚,受任征讨,理宜唯敌是求,今乃顿兵不进,犹豫不决。”
明 刘基 《浙东处州分府元帅石末公德政记》:“女辈虽非与盗通,然顿兵玩寇,以致蔓延,不为无罪。”

⒊  损坏兵器。谓打仗而有损失。顿,通“钝”。

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:“军吏曰:‘获城而弗取,勤民而顿兵,何以事君?’”
杨伯峻 注:“襄 四年《传》:‘甲兵不顿。’ 孔 疏:‘顿谓挫伤折坏。’此同。兵指兵器。”
汉 王充 《论衡·福虚》:“使 宋 楚 之君合战顿兵,流血僵尸,战夫禽获。”
《孙子·谋攻》“故兵不顿而利可全” 宋 张预 注:“以完全立胜於天下,故无顿兵血刃之害,而有国富兵强之利。”
明 冯梦龙 《智囊补·兵智·制胜》:“太守 张文锦,与守备 杨鋭 等合谋,令军士鼓譟,登城大駡,激怒逆 濠,使顿兵挫鋭于坚城之下。”

顿兵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dùn 10画 基本字义 顿(頓) dùn(ㄉㄨㄣˋ) ⒈  很短时间的停止:停顿。顿宕。抑扬顿挫。 ⒉  忽然,立刻,一下子:顿然。顿即。顿悟。茅塞顿开。 ⒊  叩,跺:顿首再拜。 ⒋  处理,设置:安顿。整顿。 ⒌  疲乏:困顿。劳顿。 ⒍  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: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。 ⒎  次:三顿饭。 ⒏  古同“钝”,不锋利。 ⒐  姓。 异体字 頓 汉英互译 pause、suddenly、arrange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pause, stop; bow, kowtow; arrange
bīng 7画 基本字义 兵 bīng(ㄅ一ㄥ) ⒈  武器:兵器。兵刃。兵不血刃(兵器上面没有沾血,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)。 ⒉  战士,军队:兵士。兵卒。兵丁。兵戎相见(指武装冲突)。 ⒊  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:兵法。兵家。兵机。兵衅(战争的争端)。兵书。兵谏(进谏时以武力要挟,迫使必从)。兵荒马乱。兵贵神速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rms、soldiers 相关字词 卒 造字法 会意:从丘、从八 English soldier, troops

顿兵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顿兵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