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泉太阿
拼音lóng quán tài ē
注音ㄌㄨㄥˊ ㄑㄨㄢˊ ㄊㄞˋ ㄜ
繁体龍泉太阿
感情龙泉太阿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古代宝剑。
近义词干将莫邪
词语解释
⒈ 指古代的两件宝剑。
成语典故
三国后期,中书令张华主张晋武帝司马炎攻打东吴。灭了东吴后,张华成为宰相。他找来懂星象学的雷焕,让他去做丰城县令。雷焕在一个牢房下面挖出两口宝剑,即“龙泉”和“太阿”,它们是春秋时期最名贵的宝剑干将莫邪。
龙泉太阿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太 | tài | 大 | 4画 | 基本字义 太 tài(ㄊㄞˋ) ⒈ 过于:太长。 ⒉ 极端,最:太甚。太平。 ⒊ 高,大:太空。太学。 ⒋ 很:不太好。 ⒌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:太老伯。太夫人(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)。 异体字 大 夳 泰 冭 汉英互译 extremely、over、the most、very、too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very, too, much; big; extreme |
泉 | quán | 水 | 9画 | 基本字义 泉 quán(ㄑㄨㄢˊ) ⒈ 从地下流出的水源:泉源。泉瀑。甘泉。温泉。喷泉。黄泉(旧时称人死后所在的地方。亦作“九泉”)。 ⒉ 古代钱币的名称。 ⒊ 姓。 异体字 㟫 洤 湶 灥 汉英互译 font、fount、spring 造字法 原为象形:像泉水流出之形 English spring, fountain; wealth, money |
龙 | lóng | 龙 | 5画 | 基本字义 龙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 ⒉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 ⒊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 ⒋ 姓。 异体字 龍 竜 龒 㡣 䮾 汉英互译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阿 | ā ē | 阝 | 7画 | 基本字义 阿 ā(ㄚ)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:阿大。阿爷。阿爹。阿罗汉。阿毛。阿婆。阿弟。阿姊。 其他字义 阿 ē(ㄜ) ⒈ 迎合,偏袒:阿附。阿其所好。阿谀逢迎。 ⒉ 凹曲处:山阿。 造字法 形声:从阝、可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