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诸名山
拼音cáng zhū míng shān
注音ㄘㄤˊ ㄓㄨ ㄇ一ㄥˊ ㄕㄢ
繁体藏諸名山
感情藏诸名山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作品等。
近义词藏之名山、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
词语解释
藏诸名山[ cáng zhū míng shān ]
⒈ 语出汉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仆诚以着此书,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责。”原谓将著作藏于书府,传之后人。后谓著作极有价值,能传之后世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藏之名山”。
引语出 汉 司马迁 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僕诚以著此书,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僕偿前辱之责。”
《孽海花》第三五回:“藏诸名山的史家,也都是借孝堂哭自己的造谎人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“植 益内不自安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魏略》:“虽未能藏之名山,将以传之同好。”
国语辞典
藏诸名山[ cáng zhū míng shān ]
⒈ 古人以著作不便问世,只合收藏在大山之中。比喻著述极俱价值,能流传后世。参见「藏之名山」条。
引明·袁宏道〈哭江进之·序〉:「郎君幸尽以诸稿属我,我当为进之删定,藏诸名山,以俟后世子云也。」
藏诸名山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诸 | zhū | 讠 | 10画 | 基本字义 诸(諸) zhū(ㄓㄨ) ⒈ 众,许多:诸位。诸君。诸侯。 ⒉ “之于”或“之乎”的合音:投诸渤海之尾。 ⒊ 犹“之”:“能事诸乎?”。 ⒋ 犹“于”:“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”。 ⒌ 语助,无实在意义:“日居月诸,照临下土”。 ⒍ 姓。 异体字 諸 汉英互译 all、various 造字法 形声:从讠、者声 English various, all, these; surname |
山 | shān | 山 | 3画 | 基本字义 山 shān(ㄕㄢ) ⒈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峦。山川。山路。山头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)。 ⒉ 形状像山的:山墙(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亦称“房山”)。 ⒊ 形容大声:山响。山呼万岁。 ⒋ 姓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绵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名 | míng | 口 | 6画 | 基本字义 名 míng(ㄇ一ㄥˊ) ⒈ 人或事物的称谓:名字。名氏。名姓。名义。名分( fèn )。名堂。名落孙山。名存实亡。 ⒉ 起名字:“秦氏有好女,自名为罗敷”。 ⒊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:这些人以“办学”为名,行骗钱之实。 ⒋ 叫出,说出:不可名状。 ⒌ 声誉:名誉。名声。名优(a.出名的,优良的;b.名伶)。名噪一时。名过其实。 ⒍ 有声誉的,大家都知道的:名人。名士。名师。名将( jiàng )。名医。名著。名流 |
藏 | cáng zàng | 艹 | 17画 | 基本字义 藏 cáng(ㄘㄤˊ) ⒈ 隐避起来:埋藏。包藏。藏奸。藏匿。隐藏。蕴藏。藏污纳垢。 ⒉ 收存起来:收藏。藏品。藏书。储藏。 其他字义 藏 zàng(ㄗㄤˋ) ⒈ 储放东西的地方:藏府。宝藏。 ⒉ 道教、佛教经典的总称:道藏。大藏经。三藏(佛教经典“经”、“律”、“论”三部分)。 ⒊ 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、四川等省:藏族。 ⒋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。 ⒌ 古同“臟”。 异体字 臟 蔵 臧 匨 䒙 汉英互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