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阆

潘阆

宋代

潘阆(?~1009)宋初著名隐士、文人。字梦空,一说字逍遥,号逍遥子,大名(今属河北)人,一说扬州(今属江苏)人。性格疏狂,曾两次坐事亡命。真宗时释其罪,任滁州参军。有诗名,风格类孟郊、贾岛,亦工词,今仅存《酒泉子》十首。

人物生平

潘阆(làng),为人疏狂放荡,一生颇富传奇色彩。早年在汴京讲堂巷开药铺。太平兴国七年(982),卢多逊为相时图谋立秦王赵廷美为帝,潘阆参预其谋。后卢多逊和秦王事败,潘阆受株连而遭追捕。潘阆假扮僧人逃进今山西省南部黄河北岸的中条山,一路辗转到杭州、会稽卖药为生。

至道元年(995),潘阆因宦官王继恩推荐,得到宋太宗的召见,赐进士及第,国子四门助教。因其过于狂妄,未几追还诏书。太宗驾崩之前,潘阆与王继恩、参知政事李昌龄、枢密赵镕、知制诰胡旦等谋立太祖之孙惟吉为帝。事败,真宗即位,将王继恩等人尽行诛窜。潘阆逃往舒州潜山寺。咸平初,入京被收系入狱,真宗过问逮捕审讯,不久获宽释,任滁州(今属安徽)参军。赴任滁州途中,潘阆写有《赴滁州散参军途中书事》诗:“微躯不杀谢天恩,容养疏慵世未闻。昔日已为闲助教,今朝又作散参军。高吟瘦马冲残雪,远看孤鸿入断云。到任也应无别事,愿将清俸买香焚。”

潘阆晚年遨游于大江南北,放怀湖山,最后死于泗上(今江苏省淮阴市一带)。道士冯德之迁其遗骨葬于杭州。集贤院钱易铭其墓云:“逍遥尝与道士冯德之居钱塘,约归骨于天柱山。大中祥符三年为泗州参军,卒于官舍。德之遂囊其骨归吴中,葬于洞霄宫之右。”今杭州城有“潘阆巷”。

潘阆与寇准、钱易、王禹偁、林逋、许洞等交游唱和,著《逍遥词》。

潘阆的诗文

  • 长忆西湖,尽日凭阑楼上望,三三两两钓鱼舟。岛屿正清秋。

    笛声依约芦花里,白鸟成行忽惊起。别来闲整钓鱼竿,思入水云寒。

  • 长忆高峰,峰上塔高尘世外,昔年独上最高层。月出见觚棱。

    举头咫尺疑天汉,星斗分明在身畔。别来无翼可飞腾,何日得重登。

  • 长忆钱塘,临水傍山三百寺。僧房携杖遍曾游。闲话觉忘忧。

    栴檀楼阁云霞畔。钟梵清宵彻天汉。别来遥礼只焚香。便恐是西方。

  • 长忆观潮,满郭人争江上望。

    来疑沧海尽成空。万面鼓声中。

    弄潮儿向涛头立。手把红旗旗不湿。

    别来几向梦中看。梦觉尚心寒。

  • 长忆西湖。尽日凭阑楼上望。

    三三两两钓鱼舟。岛屿正清秋。

    笛声依约芦花里。白鸟成行忽惊起。

    别来闲整钓鱼竿。思入水云寒。

  • 出得云门路,风悽日夕曛。

    船撑鉴湖月,路指沃州云。

    山色周遭见,谿流屈曲分。

    一觞还一咏,谁是右将军。

  • 一家久寄浙江滨,倏忽如今二十春。

    须信百年都似梦,莫嗟万事不如人。

    樽中有酒何妨醉,箧里无金未是贫。

    但看故乡荣达者,算来多葬北邙尘。

  • 夷犹双桨去,暮不辨东西。夕照偏依树,秋光半落溪。

    风高一雁小,云薄四天低。莽荡孤帆卸,水村杨柳堤。

  • 秋色入檐楹,閒门开复扃。愁长欲长醉,薄酒又还醒。

    揽照头将白,逢谁眼暂青。只应南与北,唯此念飘零。

  • 闲上应天寺里塔,九层突兀入幽云。下窥已觉红尘别,低语犹疑碧落闻。

    秦望山高如髻簇,照湖水阔若瓯分。野人不管兴亡事,空凭危栏到日曛。

潘阆的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