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与之

崔与之

宋代

崔与之(1158~1239)南宋名臣。字正子,一字正之,号菊坡,谥清献,原籍宁都白鹿营 (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),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,故《宋史》载其广州人,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载其增城(中新坑背崔屋村)人。绍熙四年(1193)进士。授浔州司法参军,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,特授广西提点刑狱。嘉定中,权发遣扬州事、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,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。端平元年(1234),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。二年,除参知政事。三年,拜右承相兼枢密使。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。著有《崔清献公集》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崔与之的诗文

  • 柏竹老岁寒,梅矾澹春风。邂逅万里桥,相对双鬓蓬。

    论心岂无酒,举盏不忍空。恐渠道旁嗤,咄咄醉颊红。

    送以静观颐,答以晦养蒙。障尘马上去,意气如飞鸿。

    荆州旧分虎,武陵世凭熊。所至相劳苦,父老携儿童。

    地偏舞袖长,鸡脊牛鼎丰。甘棠子孙枝,蒙密成芳丛。

    闻之白玉堂,起草谁其工。要为官择人,颇牧还禁中。

    胸藏经济方,医国收全功。世事俱尘土,惟有汗竹公。

    雨足芎茁苗,风暖蒲长茸。离索抱孤影,目断三峡东。

  • 堂堂间世英,大名赫而烜。

    全才得之天,学力培其本。

    孤高壁万仞,清郁兰九畹。

    胸中富甲兵,驰聚菁华苑。

    文武康济才,孤忠尤蹇蹇。

    入可运筹幄,出可临边阃。

    自许何太廉,一麾江湖远。

    我来陪隽游,方恨合并晚。

    盍簪遽分袂,此情殊缱绻。

    高牙奉亲行,天凉彩舆稳。

    庐山横几案,道院庶嘉遁。

    金弧夜腾光,三边兵未偃。

    岂不念王室,罄此忠赤悃。

    当馈屡兴欢,追锋必于反。

    江梅小春时,斑衣照归衮。

  • 万里脩门道,谁传桂子来。好将真积力,为作太平媒。

    大易机缄露,中庸气脉回。须知经济学,元不堕秦灰。

  • 忆昔扪三峡,班荆拥暮寒。宦情双鬓底,世事两眉端。

    坏證扶须力,危机发更难。胸中经济学,为国好加餐。

  • 议论方前席,功名早上坡。去帆瓜蔓水,遗爱竹枝歌。

    同志晨星少,孤愁暮雨多。倚风穷望眼,碧色渺平莎。

  • 精神烱烱一癯仙,弭笔蓬莱最上颠。光大声名揭如日,老臣议论可回天。

    星辰直上亨衢稳,风月平分去意坚。愧我衰颜归未得,两旬三作送行篇。

  • 雪里同骑白玉鳌,湖山人物一时高。银潢下泻波千顷,宝鉴旁开水半篙。

    我欲乘风惊老大,谁将剪水戏儿曹。梅花纸帐扁舟梦,但觉归心长羽毛。

  • 铜梁玉垒碧云端,尺舸西风两鬓残。世道多岐今已惯,人生一见古来难。

    丈夫不作谋身计,巧匠那能袖手看。月白风清雪堂梦,银波万顷卧龙寒。

  • 翠壁丹崖倚碧穹,一壶天地画图中。青鸾有路三山远,玉洞无尘万虑空。

    虚室尚留丹灶冷,灵泉直与海波通。客游到此应忘返,始觉仙凡迥不同。

  • 青牛老仙紫云旄,函关西度天风高。手携柱下五千卷,来擅一世文章豪。

    玻璃江头梅欲蕾,蟆颐山麓寒方鏖。飙车羽轮下霄汉,从以万鹤如云涛。

    参天挺特有乔木,大地负荷须巨鳌。百斛篆鼎笔端斡,五色瑞茧胸底缫。

    笑谈更化定大计,乾机坤轴回钧陶。苍生脱险诞登岸,沙觜闲此杭川艘。

    雁湖风物午桥似,满引凿落歌离骚。酒酣耳热自击缶,世閒万事轻鸿毛。

    涂炭未苏兵未洗,云雷可使屯其膏。玉堂昨夜进麻草,延英趣对猩红袍。

    太平事业有所属,北卷燕蓟西临洮。扶持世极寿国脉,突兀一柱擎天牢。

    五羊仙客起为寿,安期大枣东方桃。

崔与之的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