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诜

王诜

宋代

王诜(1048-1104后),北宋画家。字晋卿,太原(今属山西)人,后徙开封(今属河南)。熙宁二年(1069年)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,拜左卫将军、驸马都尉。元丰二年,因受苏轼牵连贬官。元祐元年(1086)复登州刺史、驸马都尉。擅画山水,学王维、李成,喜作烟江云山、寒林幽谷,水墨清润明洁,青绿设色高古绝俗。亦能书,善属文。其词语言清丽,情致缠绵,音调谐美。存世作品有《渔村小雪图》《烟江叠嶂图》《溪山秋霁图》等。

主要成就

王诜绘画以山水见长,水墨山水受李成影响,具有幽雅清润的格调。青绿着色山水则源自李思训父子而又创新意,不古不今自成一家。所画山水多为烟江远壑、柳溪渔浦、晴岚绝涧、寒林幽谷、桃溪苇村等“诗人难状之景”。尤擅长画小景山水,并能画墨竹,师法文同。王诜传世作品有《渔村小雪图》、《烟江叠嶂图》及《瀛山图》。《渔村小雪图》(故宫博物院)为水墨山水,生动地描绘了初冬雪后山峦溪岸的景色,渔夫冒雪垂钓捕鱼,文人雅士兴冲冲地出游,远处山峦重叠,两岸虬松盘屈,江面开阔。技法上以水墨渲染并施金粉以加强雪后的效果,用笔尖俏爽利,体现了李成画派的特色。《烟江叠嶂图》亦为王诜名作,开卷烟波浩渺,后段则奇嶂叠起,笔墨细润,青绿设色典雅。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王诜的诗文

  • 帝里春归,早先妆点,皇家池馆园林。雏莺未迁,燕子乍归,时节戏弄晴阴。琼楼珠阁,恰正在、柳曲花心。翠袖艳、衣凭阑干,惯闻弦管新音。此际相携宴赏,纵行乐随处,芳树遥岑。桃腮杏脸,嫩英万叶,千枝绿浅红深。轻风终日,泛暗香、长满衣襟。洞户醉,归访笙歌,晚来云海沉沈沈。

  • 小桃枝上春来早,初试薄罗衣。年年此夜,华灯盛照,人月圆时。禁街箫鼓,寒轻夜永,纤手同携。更阑人静。千门笑语,声在帘帏。

  • 绰略青梅弄春色。真艳态堪惜。经年费尽东君力。有情先到探春客。无语泣寒香,时暗度瑶席。月下风前空怅望,思携未同摘。画栏倚遍无消息。佳辰乐事再难得。还是夕阳天,空暮云凝碧。

  • 金勒狨鞍,西城嫩寒春晓。路渐入、垂杨芳草。过平堤,穿绿迳,几声啼鸟。是处里,谁家杏花临水,依约靓妆窥照。极目高原,东风露桃烟岛。望十里、红围绿遥。更相将、乘酒兴,幽情多少。待向晚、从头记将归去,说与凤楼人道。

  • 合彩丝、对缠玉腕。

  • 老婆心急频相劝,性难只得三日限。

    我耳已较君不割,且喜两家皆平善。

  • 帝子相从玉斗边,洞箫忽断散非烟。

    平生未省山水窟,一朝身到心茫然。

    长安日远那复见,掘地宁知能及泉。

    几年漂泊汉江上,东流不舍悲长川。

    山重水远景无尽,翠幕金屏开目前。

    晴云幕幕晓笼岫,碧嶂溶溶春接天。

    四时为我供画本,巧自增损媸与妍。

    心匠构尽远江意,笔锋耕偏西山田。

    苍颜华发何所遣,聊将戏墨忘余年。

    将军色山自金碧,萧郎翠竹夸婵娟。

    风流千载无虎头,於今妙绝推龙眠。

    岂图俗笔挂高咏,从此得名因谪仙。

    爱诗好画本天性,辋口先生疑宿缘。

    会当别写一匹烟霞境,更应消得玉堂醉笔挥长篇。

  • 代梁继李号良图,却惑歌儿便丧躯。

    试拂尘埃觇遗像,元来满面是髭须。

  • 清影十分月,暗香干柄莲。

    不知从此别,高会复何年。

  • 忆从南涧北山边,惯见岭云和野烟。

    山深路僻空吊影,梦惊松竹风萧然。

    杖藜芒履谢尘境,已甘老去栖林泉。

    春篮彩术问康伯,夜灶养丹陪稚川。

    渔樵每笑坐争席,鸥鹭无机驯我前。

    一朝忽作长安梦,此生犹欲更问天。

    归来未央拜天子,枯荄敢自期春妍。

    造物潜移真幻影,感时未用惊桑田。

    醉来却画山中景,水墨想像追当年。

    玉堂故人相与厚,意使嫫母齐联娟。

    岂知忧患耗心力,读书懒去但欲眠。

    屠龙学就本无用,只堪投老依金仙。

    更得新诗写珠玉,劝我不作区中缘。

    佩服忠言匪论报,短章重次木瓜篇。

王诜的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