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永嘉绿嶂山

裹粮杖轻策,怀迟上幽室。

行源径转远,距陆情未毕。

澹潋结寒姿,团栾润霜质。

涧委水屡迷,林迥岩逾密。

眷西谓初月,顾东疑落日。

践夕奄昏曙,蔽翳皆周悉。

蛊上贵不事,履二美贞吉。

幽人常坦步,高尚邈难匹。

颐阿竟何端,寂寂寄抱一。

恬如既已交,缮性自此出。

译文注释

译文

准备好食物拿起手杖,蜿蜒曲折的爬上风景清幽之地。

沿着小路向溪流的源头越走越远,到了上岸的地方沿溪而游的兴致还十分浓厚。

水波微微动荡的样子凝结成孤寒的姿色,竹子经霜愈见青翠光润。

涧水弯曲故屡屡不辨水流的去向,丛林深远岩石也越来越密。

朝西看密林中漏下的落日余光斑斑驳驳令人怀疑可能已是夜晚,再向东看,岩壁上隐现出昏黄的月色,又使他怀疑是夕阳正在沉落。

从早到晚,一会儿就过去了,山岩和林木的最隐蔽幽深之处都已经完全熟悉了。

虽然身在仕途,但却不为所累,在永嘉太守任上游玩其乐无穷,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乱则吉。

我自己经常安然地步行,都难以与绵邈的高尚相匹敌。

颐阿之间本来相差很远,但在老子看来,却并没有多少区别。

恬静和智慧既然已经有了,涵养本性就是从此处变现出来的。

注释

绿嶂山:在永嘉城北,一名青嶂山,上有大湖。

裹粮:准备好食物。

仗轻策:拿起轻便的手杖。

怀迟:犹逶迤,迂回曲折貌。

幽室:石室,山洞。此指风景清幽之地。

行源:溯流而上,向溪流的源头前进。

径:小路。

距陆:到上岸处。

情未毕:意谓沿溪而游的兴致还十分浓厚。

澹潋(dànliàn):水波微微动荡的样子。

结:凝结。

团栾(luán):犹檀栾。竹秀美貌,这里指代竹。

润霜质:谓竹性耐寒,经霜愈见青翠光润。

涧(jiàn)委:涧水弯曲。

水屡迷:谓因为涧流弯曲,故屡屡不辨水流的去向。

林迥(jiǒng):丛林深远。

眷(juàn):眷顾,细细观看。

顾:回顾,回头看。

奄昏曙(shǔ):谓从早到晚,一会儿就过去了。

蔽翳(bì yì):指山岩和林木的最隐蔽幽深之处。

周悉:完全熟悉。

蛊(gǔ)上:指《易经·蛊卦》上九。句用《易·蛊》“上九,不事王侯,高尚其事”之意,意谓虽然身在仕途,但却不为所累。

履二:指《易经·履卦》九二。此句用《易·履》“九二,履道坦坦,幽人贞吉”之意,说明在永嘉太守任上优游的乐趣。

贞吉:谓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乱则吉。

幽人:指隐者,诗人自称。

坦步:安然地步行。

颐(yí)阿:应诺与呵责,指善良与罪恶。或谓颐阿即伊我,你我之间,借指不事王侯的隐士和凡夫俗子。

何端:有何区别。这句意谓颐阿之间本来相差很远,但在老子看来,却并没有多少区别。

寄抱一:将思想感情寄托于玄理。抱一,道家谓专精固守不失其道。一,指道。

恬如:恬静和智慧。

缮(shàn)性:即涵养本性之意。以上二句概括《庄子·缮性》篇的主要思想,说明自己已经得到本性的自然,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。

创作背景

永初三年(422),谢灵运被降职外放永嘉任太守。诗人在郡不理政务,恣情遨游山水。每游一处,必有诗篇记胜。本诗即是诗人游览绿嶂山所作。

谢灵运

谢灵运(385年-433年),东晋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出生在会稽始宁(今浙江上虞),原为陈郡谢氏士族。东晋名将谢玄之孙,小名“客”,人称谢客。又以袭封康乐公,称谢康公、谢康乐。著名山水诗人,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,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。由谢灵运始,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,最著名的是《山居赋》,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。谢灵运还兼通史学,工于书法,翻译佛经,曾奉诏撰《晋书》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晋书》录有《谢灵运集》等14种。

诗词推荐

  • 紫髯不见旧参军,桓表旌门墨色新。云雨几时同穴梦,冰霜百岁未亡身。

    香奁有泪迷鸾影,锦瑟无声落燕尘。萱草堂前今种柏,翰林留记写精神。

  • 豢鹤在囿,飞鹤在空。空鸣囿和本求类,云泥转睇无由从。

    毰毢踯躅若有恨,赤睛脩喙临长风。汝昔胡为触罗网,中宵警露扬清响。

    老马伏枥千里心,汝岂有志琼霄上。琼霄之上白玉京,六翮安得如云轻。

    卫轩龌龊不足恋,凤凰翔甸符休明。幸抛粒粟鸡群去,自是仙标信所征。

  • 天险东南限此江,支分暨水北为阳。

    孤山不动婴潮怒,容艇飞来说路长。

    槛外烟云如出没,坐中顷刻变炎凉。

    裴回顿觉尘缨绊,一曲沧浪酬月光。

  • 月气冥濛罩海棠,偶然沾醉绕回廊。似闻德祐编心史,颇讶希夷得睡方。

    久闭亦嫌吾眼懒,独居遂觉老怀长。此花只与春阴便,雨砌明朝有坠芳。

  • 开奁破壳喜新黄,此物移来所未尝。

    一手正宜深把酒,二螯已是饱经霜。

    横行足使班寅惧,乾死能令疟鬼亡。

    毕竟爬沙能底事,只应大嚼慰枯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