贼退示官吏
癸卯岁,西原贼入道州,焚烧杀掠,几尽而去。明年,贼又攻永破邵,不犯此州边鄙而退。岂力能制敌与?盖蒙其伤怜而已。诸使何为忍苦征敛,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。
泉源在庭户,洞壑当门前。
井税有常期,日晏犹得眠。
忽然遭世变,数岁亲戎旃。
今来典斯郡,山夷又纷然。
是以陷邻境,此州独见全。
使臣将王命,岂不如贼焉?
今彼征敛者,迫之如火煎。
谁能绝人命,以作时世贤!
将家就鱼麦,归老江湖边。
译文注释
译文
癸卯年,西原贼人攻入道州城,焚烧杀戮掠夺,几乎扫光全城才走。第二年,贼人又攻打永州并占领邵州,却不侵犯道州边境而去。难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敌吗?不过是蒙受贼人的哀怜而巳。催缴赋税的官吏为什么还如此忍心苦苦搜括呢?因此作诗一篇给官吏们看看。
我早年遇到了太平世道,在山林中隐居了二十年。
清泉水流经过我家门口,山涧洞谷对着我家门前。
田租赋税有个固定期限,日上三竿依然安稳酣眠。
忽然间遭遇到世道突变,数年来亲自从军上前线。
如今我来治理这个郡县,又遇到蛮夷来骚扰侵犯。
县城太小蛮夷无意洗劫,百姓贫穷他们也觉可怜。
因此他们攻陷邻县境界,唯有这个道州独自保全。
奉皇命来收租税的使臣,难道还比不上盗贼慈善?
现在那横征暴敛的官吏,催赋逼税恰如火烧油煎。
谁忍心断绝人民的生路,换取时世所称赞的忠贤?
我想辞去官职丢弃符节,拿起竹篙自己动手撑船。
带领全家回到鱼米之乡,告老归隐住在那江湖边。
注释
癸卯岁:即唐代宗广德元年(763年)。
道县:今湖南县道县。
永、邵:永州和邵州,今均属湖南省。
边鄙:边境。
与:通“欤”,吗。
昔岁:从前。
庭户:庭院。
洞壑(hè):山洞,沟壑。
井:即“井田”;井税:这里指赋税。
晏:晚。
世变:指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社会动荡。
戎旃(zhān):战旗,一说为军帐。
典:治理、掌管。
见全:被保全。
将王命:奉皇上的旨意。
绝:断绝。
委:弃。符节: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。委符节:辞官。
引竿:拿钓竿,代指隐居。刺船:撑船。
将:带着。就:靠近。
湖:一作“海”。
创作背景
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(764年),时元结任道州刺史。此诗的小序交待了作诗的原委。诗人认为,朝廷派到地方上的租庸使却不能体恤人民,在道州百姓“朝餐是草根,暮食乃木皮”(《舂陵行》)的情况下,仍旧残酷征敛,有感于此,作者写下了这首诗以警示征敛租税的官吏。

元结(719~772年),中国唐代文学家。字次山,号漫叟 、聱叟 。河南鲁山人。天宝六载(747)应举落第后,归隐商余山。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。安禄山反,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(今湖北大冶境内),因号猗玗子。乾元二年(759),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,招募义兵,抗击史思明叛军,保全十五城。代宗时,任道州刺史,调容州,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,政绩颇丰。大历七年(772)入朝,同年卒于长安。
诗词推荐
-
天险东南限此江,支分暨水北为阳。
孤山不动婴潮怒,容艇飞来说路长。
槛外烟云如出没,坐中顷刻变炎凉。
裴回顿觉尘缨绊,一曲沧浪酬月光。
-
紫髯不见旧参军,桓表旌门墨色新。云雨几时同穴梦,冰霜百岁未亡身。
香奁有泪迷鸾影,锦瑟无声落燕尘。萱草堂前今种柏,翰林留记写精神。
-
月气冥濛罩海棠,偶然沾醉绕回廊。似闻德祐编心史,颇讶希夷得睡方。
久闭亦嫌吾眼懒,独居遂觉老怀长。此花只与春阴便,雨砌明朝有坠芳。
-
开奁破壳喜新黄,此物移来所未尝。
一手正宜深把酒,二螯已是饱经霜。
横行足使班寅惧,乾死能令疟鬼亡。
毕竟爬沙能底事,只应大嚼慰枯肠。
-
豢鹤在囿,飞鹤在空。空鸣囿和本求类,云泥转睇无由从。
毰毢踯躅若有恨,赤睛脩喙临长风。汝昔胡为触罗网,中宵警露扬清响。
老马伏枥千里心,汝岂有志琼霄上。琼霄之上白玉京,六翮安得如云轻。
卫轩龌龊不足恋,凤凰翔甸符休明。幸抛粒粟鸡群去,自是仙标信所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