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手本手本的意思解释

手本

  • 拼音shǒu běn
  • 注音ㄕㄡˇ ㄅㄣˇ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手本[ shǒu běn ]

⒈  诉状。

⒉  公文。

⒊  明清时见上司、座师或贵官所用的名帖。写信时则附于信中,对方谦逊常封还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诉状。 南朝 梁 锺嵘 《诗品》卷下:“《行路难》是 东阳 柴廓 所造。 宝月 尝憩其家,会 廓 亡,因窃而有之。

廓 子賷手本出都,欲讼此事,乃厚赂止之。”

⒉  公文。

明 张居正 《明制体以重王言疏》:“凡官员应给誥勑,该部题奉钦依手本到阁,撰述官先具稿,送臣等看详改定,誊写进呈,候批红发下,撰述官用关防掛号,然后发中书舍人写轴用宝,此定制也。”

⒊  明 清 时见上司、座师或贵官所用的名帖。写信时则附于信中,对方谦逊常封还。

《古今小说·月明和尚度柳翠》:“柳府尹 遂将参见人员花名手本,逐一点过不缺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忽然门上传进一个手本来,乃是:‘旧治下 云南 贡生 张寅 禀见。’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五回:“鲍文卿 领着儿子走到贡院前香蜡店里,买了一个手本,上写‘门下 鲍文卿 叩’。”
清 刘銮 《五石瓠·手本名帖》:“官司移会用六扣白柬,谓之手本; 万历 间士夫刺亦用六扣,然称名帖;后以青壳黏前后叶而绵纸六扣,称手本,为下官见上官所投。其门生初见座师,则用红綾壳为手本,亦始 万历 末年。”

国语辞典

手本[ shǒu běn ]

⒈  用手抄写的书籍。

⒉  告状的文书。

南朝梁·钟嵘《诗品·卷下·齐惠休上人齐道猷上人齐释宝月》:「廓子赉手本出都,欲讼此事,乃厚赂止之。」

⒊  明清时门生见座师或下官见上官时所用的名帖。

《水浒传·第二回》:「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,都军禁军,马步人等,尽来参拜,各呈手本,开报花名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七回》:「正在沉吟,长班又送进一个手本,光头名字,没有称呼,上面写著『范进』。」

手本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hǒu 4画 基本字义 手 shǒu(ㄕㄡˇ) ⒈  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:手心。棘手(形容事情难办,像荆棘刺手)。着( zhuó )手(开始做,动手)。手不释卷。 ⒉  拿着:人手一册。 ⒊  亲自动手:手稿。手迹。手令。手书(a.笔迹;b.亲笔书信)。 ⒋  技能、本领:手法(技巧,方法)。手段。留一手。 ⒌  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:国手。扒手。生产能手。 ⒍  小巧易拿的:手枪。手册。 异体字 扌 汉英互译 a bunch of fives、fist、hand、manus、mauley、p
běn 5画 基本字义 本 běn(ㄅㄣˇ) ⒈  草木的根:本草(泛指中药)。无本之木。 ⒉  事物的根源,与“末”相对:本末(头尾;始终)。根本(根源;彻底;本质上)。 ⒊  草的茎,树的干:草本植物。 ⒋  中心的,主要的:本部。本体。 ⒌  原来:本来。本领。 ⒍  自己这方面的:本国。本身。本位。本分( fèn )。 异体字 㮺 夲 楍 汉英互译 root、this、current、capital、principal 相关字词 原、末、标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root, origin, source; basis

手本的近义词

手本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