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匡坐匡坐的意思解释

匡坐

  • 拼音kuāng zuò
  • 注音ㄎㄨㄤ ㄗㄨㄛ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匡坐[ kuāng zuò ]

⒈  正坐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正坐。

《庄子·让王》:“原宪 居 鲁,环堵之室,茨以生草;蓬户不完,桑以为枢;而瓮牖二室,褐以为塞;上漏下溼,匡坐而弦。”
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云:“匡,正也。”
《南史·王思远传》:“王思远 终日匡坐,不妄言笑。”
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婆罗痆斯国》:“既相见已,匡坐高谈。”
清 曹溶 《答顾宁人》诗:“艰辛戈戟间,匡坐説苍昊。”

国语辞典

匡坐[ kuāng zuò ]

⒈  端坐、正坐。

《庄子·让王》:「原宪居鲁,环堵之室,茨以生草,蓬户不完,桑以为枢,而瓮牖二室,褐以为塞,上漏下湿,匡坐而弦。」
清·王猷定《汤琵琶传》:「居楚三年,偶泛洞庭,风涛大作,舟人惶扰失措。应曾匡坐弹『洞庭秋思』。」

匡坐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zuò 7画 基本字义 坐 zuò(ㄗㄨㄛˋ) ⒈  古人双膝跪地,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,这是其本义,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:席地而坐。坐待。坐垫。坐骨。坐化(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)。坐禅。坐功。坐骑。 ⒉  乘,搭:坐车。坐船。 ⒊  坚守,引申为常驻,不动:“楚人坐其北门,而覆诸山下”。坐庄。 ⒋  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:坐落。坐北朝南。 ⒌  把锅、壶等放在火上:坐锅。 ⒍  物体向后施压力:房顶往后坐。 ⒎  介词,因,由于,
kuāng 6画 基本字义 匡 kuāng(ㄎㄨㄤ) ⒈  纠正;匡正。匡谬。 ⒉  救:匡救。匡复。匡时济世。 ⒊  辅助,帮助:匡助。匡扶。匡我不逮(帮助我所做不到的)。 ⒋  粗略计算,估计,预料:匡算。匡计。 ⒌  古同“筐”。 ⒍  姓。 异体字 匩 框 眶 筐 汉英互译 correct、rectify 造字法 形声:从匚、王声 English correct, restore, revise

匡坐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匡坐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