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僬侥僬侥的意思解释

僬侥

  • 拼音jiāo yáo
  • 注音ㄐ一ㄠ 一ㄠˊ
  • 繁体僬僥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僬侥[ jiāo yáo ]

⒈  古代传说中的矮人,因以为其国名。

⒉  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。

⒊  指卑微年幼之人或卑鄙小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传说中的矮人,因以为其国名。

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帝凭怒,侵减 龙伯 之国使阨,侵小 龙伯 之民使短。至 伏羲 神农 时,其国人犹数十丈。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 僬侥国,人长一尺五寸。”
杨伯峻 集释引 殷敬顺 释文:“僬侥 音譙尧,短人国名也。”
按, 明 孙瑴 《古微书·诗含神雾》作“焦侥”。 清 陈维崧 《满江红·赠大西洋人鲁君》词:“海外海,光如漆;国外国,天无日。话 僬侥 龙伯,魂摇股栗。”

⒉  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。

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仲尼 曰:‘ 僬侥氏 长三尺,短之至也。’”
韦昭 注:“僬侥,西南蛮 之别也。”
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西南夷 哀牢、儋耳、僬侥、槃木、白狼、动黏 诸种,前后慕义贡献;西域诸国遣子入侍。”

⒊  指卑微年幼之人或卑鄙小人。

宋 苏轼 《刘丑廝》诗:“相国有折胁,封侯或吹簫。人事岂易料,勿轻此僬侥。”
感惺 《断头台·党争》:“小衣冠端合称僬侥,多则是三尺顽躯求一饱。”

国语辞典

僬侥[ jiāo yáo ]

⒈  神话传说中的矮人国。

《列子·汤问》:「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僬侥国,人长一尺五寸 。」

⒉  古代西南夷中的一族。

《后汉书·卷二·显宗孝明帝纪》:「西南夷哀牢、儋耳、僬侥、槃木、白狼、动黏诸种,前后慕义贡献。」

⒊  年幼卑微的人。

宋·苏轼〈刘丑厮〉诗:「人事岂易料,勿轻此僬侥。」

僬侥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jiǎo yáo 8画 基本字义 侥(僥) jiǎo(ㄐ一ㄠˇ) ⒈  〔侥幸〕a.希望得到不应该得的,如“存在侥侥心理”。b.获得意外的利益或意外地免去不幸的事,如“侥侥成功”。 ⒉  (僥) 其他字义 侥(僥) yáo(一ㄠˊ) ⒈  〔僬侥〕见“僬”。 异体字 僥 儌 造字法 形声:从亻、尧声 English be lucky; by chance, by luck
jiāo 14画 基本字义 僬 jiāo(ㄐ一ㄠ) ⒈  〔僬侥( yáo )〕古代传说中的矮人。 English clever; alert in mind pigmies

僬侥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僬侥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