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烽火台烽火台的意思解释

烽火台

  • 拼音fēng huǒ tái
  • 注音ㄈㄥ ㄏㄨㄛˇ ㄊㄞˊ
  • 繁体烽火臺
  • 词性名词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烽火台[ fēng huǒ tái ]

⒈  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。

beacon tower;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边防举火报警的建筑。

宋 周煇 《清波杂志》卷十:“沿江烽火臺,每日平安,即於发更时举火一把;每夜平安,即於次日平明举烟一把。缓急盗贼,不拘时候,日则举烟,夜则举火,各三把。”
清 顾祖禹 《读史方舆纪要·直隶六·大名府》:“澶濮 间皆有烽火臺,俱 五代 时及 宋 咸平、景德 间所置也。”
谢觉哉 《不惑集·现代的“长城”和“坑儒”》:“从 山海关 直到 嘉峪关 的 长城,据说是阻 胡 人的马足的,但如没有人守,马也可以设法跳过来,于是每隔十里筑一烽火台。”

国语辞典

烽火台[ fēng huǒ tái ]

⒈  古代用来点燃烟火以示警的建筑物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七三回》:「选高阜处置一烽火台,每台用五十军守之。」

烽火台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tái tāi 5画 基本字义 台(臺、檯、颱) tái(ㄊㄞˊ) ⒈  高平的建筑物:亭台楼阁。 ⒉  敬辞,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:台鉴。台甫。 ⒊  像台的东西,器物的座子:井台。窗台。灯台。 ⒋  量词:一台戏。 ⒌  台湾省的简称:台胞。台币。 ⒍  姓。 ⒎  桌子、案子:写字台。 ⒏  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,称“台风”。 其他字义 台 tāi(ㄊㄞ) ⒈  〔天台〕①山名,在中国浙江省;②地名,在中国浙江省。 异体字 㣍
huǒ 4画 基本字义 火 huǒ(ㄏㄨㄛˇ) ⒈  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火力。火烛。火源。火焰。烟火。火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 ⒉  紧急:火速。十万火急。 ⒊  指枪炮弹药等:火药。火炮。 ⒋  发怒,怒气:火暴。火性。 ⒌  中医指发炎、红肿、烦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 ⒍  形容红色的:火红。火腿。 ⒎  古代军队组织,一火十个人。 ⒏  姓。 异体字 夥 灬 煷 汉英互译 ammunition、anger、fire、urge
fēng 11画 基本字义 烽 fēng(ㄈㄥ) ⒈  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:烽火(a.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;b.喻战争或战乱)。烽烟。烽燧。烽火台。烽鼓(烽火和战鼓,指战争)。 异体字 㶻 㷭 炐 熢 汉英互译 beacon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signal fire; tower where signal

烽火台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烽火台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