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大貂大貂的意思解释

大貂

  • 拼音dà diāo
  • 注音ㄉㄚˋ ㄉ一ㄠ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大貂[ dà diāo ]

⒈  唐代侍中的别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唐 代侍中的别称。

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四:“浙江 周寳 侍中 博陵 崔夫人,乃 乾符 中时相之姊妹也。少为女道士,或云寡而冠帔,自幽独焉。大貂素以豪侠闻,知 崔 有容色,乃踰垣而窃之。”
宋 洪迈 《容斋四笔·官称别名》:“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……侍中为大貂,散骑常侍为小貂。”

大貂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diāo 12画 基本字义 貂 diāo(ㄉ一ㄠ) ⒈  哺乳动物的一属。种类很多,毛皮黄黑色或带紫色,是很珍贵的衣料,我国东北特产之一。 异体字 㹦 鼦 汉英互译 ermine、mink English marten, sable, mink
dà dài tài 3画 基本字义 大 dà(ㄉㄚˋ) ⒈  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 ⒉  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 ⒊  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 ⒋  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 ⒌  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 ⒍  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 ⒎  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 ⒏  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

大貂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大貂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