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舅氏舅氏的意思解释

舅氏

  • 拼音jiù shì
  • 注音ㄐ一ㄡˋ ㄕ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舅氏[ jiù shì ]

⒈  即舅父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舅父。参见“舅父”。

《诗·秦风·渭阳序》:“我见舅氏,如母存焉。”
孔颖达 疏:“谓舅为氏者,以舅之与甥氏姓必异,故书传通谓为舅氏。”
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所不与舅氏同心也,有如 河 水。”

舅氏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hì zhī 4画 基本字义 氏 shì(ㄕˋ) ⒈  古代“姓”和“氏”分用。姓是总的,氏是分支,后来姓和氏不分,可以混用。 ⒉  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,后称呼名人、专家:神农氏。太史氏。摄氏表。 其他字义 氏 zhī(ㄓ) ⒈  〔阏( yān )氏〕见“阏”。 ⒉  〔月氏〕见“月”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mily name、surnam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lan, family; mister
jiù 13画 基本字义 舅 jiù(ㄐ一ㄡˋ) ⒈  母亲的弟兄:舅舅。舅父。舅母。 ⒉  妻的弟兄:妻舅。 ⒊  古代称丈夫的父亲:舅姑(公婆)。“昔者吾舅死于虎”。 ⒋  古代帝王称异姓大邦诸侯为“伯舅”,异姓小邦诸侯为“叔舅”。诸侯亦称异姓大夫为“舅”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other's brother 造字法 形声:从男、臼声 English mother's brother, uncle

舅氏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舅氏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