磎鼠
- 拼音xī shǔ
- 注音ㄒ一 ㄕㄨˇ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磎鼠[ qī shǔ ]
⒈ 神话中的一种兽名。居于北方冰下的土中。
引证解释
⒈ 神话中的一种兽名。居于北方冰下的土中。
引《神异经·北荒经》:“北方层冰万里,厚百丈,有磎鼠在冰下土中焉。形如鼠,食草木,肉重千斤,可以作脯,食之已热。其毛八尺,可以为褥,卧之却寒。其皮可以蒙鼓,声闻千里。其毛可以来鼠,此毛所在,鼠輒聚焉。”
磎鼠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磎 | xī | 石 | 15画 | 基本字义 磎 xī(ㄒ一) ⒈ 古同“谿”,山谷:“临千仞之石磎。” 异体字 谿 English mountain stream, creek |
鼠 | shǔ | 鼠 | 13画 | 基本字义 鼠 shǔ(ㄕㄨˇ) ⒈ 哺乳动物的一科,门齿终生持续生长,常借啮物以磨短,繁殖迅速,种类甚多,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,并为害农林草原,盗食粮食,破坏贮藏物、建筑物等(俗称“耗子”):老鼠。鼠胆。鼠目寸光。投鼠忌器。鼠辈。 ⒉ 隐忧:鼠思。 异体字 䑕 鼡 汉英互译 rat 造字法 象形:像鼠之形 English rat, mouse; KangXi radical 208 |
磎鼠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磎鼠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