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琅诵琅诵的意思解释

琅诵

  • 拼音láng sòng
  • 注音ㄌㄤˊ ㄙㄨㄥˋ
  • 繁体琅誦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琅诵[ láng sòng ]

⒈  犹朗诵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朗诵。

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七:“马明心 者,归自关外,见西域回经皆琅诵,自谓得真传,遂授徒号新教。”

琅诵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òng 9画 基本字义 诵(誦) sòng(ㄙㄨㄥˋ) ⒈  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:诵读。背诵。诵诗。 ⒉  称述,述说:“王之为都者,臣知五人焉,知其罪者,惟孔距心,为王诵之”。 ⒊  诗歌:作诵(作诗)。 ⒋  怨谤。 异体字 誦 汉英互译 read aloud、recite 造字法 形声:从讠、甬声 English recite, chant, repeat
láng 11画 基本字义 琅 láng(ㄌㄤˊ) ⒈  〔琅琅〕a.象声词,金石相击声;b.象声词,响亮的读书声,如“书声琅琅”。 ⒉  〔琅玕〕像珠子的美石。 ⒊  〔琅玡〕山名,在中国山东省。 异体字 瑯 造字法 形声:从王、良声 English a variety of white carnelian; pure

琅诵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琅诵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