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介胄介胄的意思解释

介胄

  • 拼音jiè zhòu
  • 注音ㄐ一ㄝˋ ㄓㄡˋ
  • 繁体介冑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介胄[ jiè zhòu ]

⒈  铠甲和头盔。

⒉  披甲戴盔。

⒊  甲胄之士。指武士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铠甲和头盔。

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介胄生蟣蝨,民无所告愬。”
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二张援襄》:“有浮尸遡流而上,被介胄,执弓矢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八十回:“不知詔意如何,未敢去其介胄。”

⒉  披甲戴盔。

《管子·小匡》:“介胄执枹,立於军门。”
汉 贾谊 《新书·解县》:“将吏戍者或介胄而睡。”
《新唐书·来济传》:“遂不介胄而驰贼,没焉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争位》:“副净扮 高杰,末扮 黄得功 ……俱介胄上。”

⒊  甲冑之士。指武士。

《陈书·鲁广达传》:“爪牙背义,介胄无良。”
明 何景明 《点兵行》:“富豪输钱脱籍伍,贫者驱之充介胄。”
清 黄鷟来 《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》:“登堂来万民,下及介胄属。”

国语辞典

介胄[ jiè zhòu ]

⒈  被甲和头盔。为古代的军服。

《汉书·卷四八·贾谊传》:「斥候望烽燧不得卧,将吏被介胄而睡。」
《水浒传·第八〇回》:「不知诏意若何,未敢去其介胄。」

⒉  披甲戴盔。

《管子·小匡》:「介胄执枹,立于军门。」
《新唐书·卷一〇五·来济传》:「遂不介胄而驰贼,没焉。」

⒊  身穿盔甲的武士。

《陈书·卷三一·鲁广达传》:「爪牙背义,介胄无良。」

介胄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zhòu 9画 基本字义 胄 zhòu(ㄓㄡˋ) ⒈  盔,古代战士戴的帽子:甲胄(甲衣和头盔)。介胄(“介”,甲衣)。 ⒉  帝王或贵族的子孙:贵胄。胄裔。胄子(古代帝王和贵族的长子,都要进入国学学习,后亦泛称国子学生)。 异体字 冑 䩜 伷 育 汉英互译 helmet 造字法 形声:从月、由声 English helmet, headpiece; descendant
jiè 4画 基本字义 介 jiè(ㄐ一ㄝˋ) ⒈  在两者中间:介于两者之间。介词(用在名词、代词之前,合起来表示地点、时间、方向、方式等关系的词,如“从”、“向”、“在”、“以”、“对于”等)。介入。 ⒉  这样,这么:像煞有介事(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,多指大模大样,好像有什么了不起)。 ⒊  放在心里:介意。介怀。 ⒋  耿直:耿介。 ⒌  甲:介胄。介壳。 ⒍  个(用于人):一介书生。 ⒎  大:介圭(大玉)。 ⒏  传统戏曲脚本里表示

介胄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介胄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