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鳞鼠鳞鼠的意思解释

鳞鼠

  • 拼音lín shǔ
  • 注音ㄌ一ㄣˊ ㄕㄨˇ
  • 繁体鱗鼠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鳞鼠[ lín shǔ ]

⒈  有鳞甲的老鼠。徐珂《清稗类钞·动物·鳞鼠》:“鳞鼠出顺宁州属之云州,身有鳞甲,千百成群,残食田苗,数年一出。”

引证解释

⒈  有鳞甲的老鼠。

徐珂 《清稗类钞·动物·鳞鼠》:“鳞鼠出 顺寧州 属之 云州,身有鳞甲,千百成羣,残食田苗,数年一出。”

鳞鼠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hǔ 13画 基本字义 鼠 shǔ(ㄕㄨˇ) ⒈  哺乳动物的一科,门齿终生持续生长,常借啮物以磨短,繁殖迅速,种类甚多,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,并为害农林草原,盗食粮食,破坏贮藏物、建筑物等(俗称“耗子”):老鼠。鼠胆。鼠目寸光。投鼠忌器。鼠辈。 ⒉  隐忧:鼠思。 异体字 䑕 鼡 汉英互译 rat 造字法 象形:像鼠之形 English rat, mouse; KangXi radical 208
lín 20画 基本字义 鳞(鱗) lín(ㄌ一ㄣˊ) ⒈  鱼类、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:鱼鳞。鳞片。 ⒉  鳞状的:鳞爪( zhǎo )。鳞波。鳞茎。鳞屑。鳞集(群集)。遍体鳞伤。鳞次栉比。 ⒊  泛指有鳞甲的动物:鳞鸿(指“鱼雁”,即书信)。 异体字 鱗 䚬 汉英互译 squama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fish scales

鳞鼠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鳞鼠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