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割隶割隶的意思解释

割隶

  • 拼音gē lì
  • 注音ㄍㄜ ㄌ一ˋ
  • 繁体割隸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割隶[ gē lì ]

⒈  划分归属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划分归属。

《新五代史·杂传·贺德伦》:“为我报皇帝,三军不负朝庭,朝庭负三军,割隶无名,所以乱耳。”
《新五代史·职方考三》:“监利,故属 復州,梁 割隶 江陵。”

割隶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8画 基本字义 隶(隸) lì(ㄌ一ˋ) ⒈  附属,属于:隶属。配隶(从属)。直隶中央。 ⒉  封建时代的衙役:隶卒。皂隶。徒隶。 ⒊  旧时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:奴隶。隶仆。 ⒋  隶书,汉字的一种书体,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:隶书。隶字。汉隶。 异体字 肄 逮 隸 隷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subservient; servant; KangXi radical 171
12画 基本字义 割 gē(ㄍㄜ) ⒈  切断,截下,划分出来:割让。割地。割弃。割舍。割除。割断。割裂。割据。交割。割鸡焉用牛刀(喻做小事情不值得费大力气)。 ⒉  灾害:天降割于我家。 异体字 㓣 汉英互译 scalpel、shear、skive 造字法 形声:从刂、害声 English cut, divide, partition; cede

割隶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割隶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