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辜
- 拼音fú gū
- 注音ㄈㄨˊ ㄍㄨ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伏辜[ fú gū ]
⒈ 服罪;承担罪责而死。语本《诗·小雅·雨无正》:“舍彼有罪,既伏其辜。”
引证解释
⒈ 服罪;承担罪责而死。
引语本《诗·小雅·雨无正》:“舍彼有罪,既伏其辜。”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诸侯骄恣, 吴 首为乱。京师行诛,七国伏辜。”
《汉书·佞倖传·董贤》:“父子骄蹇,至不为使者礼,受赐不拜,辠恶暴著。 贤 自杀伏辜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亮传》:“将军 孙仪、张怡、林恂 等谋杀 峻,发觉, 仪 自杀, 恂 等伏辜。”
唐 陈子昂 《复仇议状》:“然按之国章,杀人者死,则国家画一之法也。法之不二, 元庆 宜伏辜。”
清 吴炽昌 《客窗闲话初集·吴桥案》:“即提 许三 与诸恶少,一审皆伏辜。”
伏辜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辜 | gū | 辛 | 12画 | 基本字义 辜 gū(ㄍㄨ) ⒈ 罪:无辜。辜功(罪行)。死有余辜。 ⒉ 负,背:辜负。 ⒊ 姓。 异体字 㱠 汉英互译 crime、guilt 造字法 形声:从辛、古声 English crime, criminal offense |
伏 | fú | 亻 | 6画 | 基本字义 伏 fú(ㄈㄨˊ) ⒈ 趴,脸向下,体前屈:伏卧。伏案读书。 ⒉ 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 ⒊ 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:伏法。伏输。伏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 ⒋ 使屈服:降伏。降龙伏虎。 ⒌ 隐藏:伏兵。埋伏。 ⒍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:伏日。伏旱。伏暑。伏天。 ⒎ 姓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nd over、hot seasons、subide、pronate 相关字词 起 造字法 会意:从亻、从犬 English crouch, crawl, lie hidden, conceal |
伏辜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伏辜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