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赋宪赋宪的意思解释

赋宪

  • 拼音fù xiàn
  • 注音ㄈㄨˋ ㄒ一ㄢˋ
  • 繁体賦憲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赋宪[ fù xiàn ]

⒈  颁布法令。赋,通“敷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颁布法令。赋,通“敷”。
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哀吊》:“赋宪之謚,短折曰哀。”
范文澜 注引 朱亮甫 《周书集训》:“赋,布;宪,法;臚,旅也,布法於天下,受诸侯旅见之礼。”
宋 王应麟 《困学纪闻·书》:“《周书·謚法》:‘惟三月既生魄, 周公旦、太师望 相嗣王 发,既赋宪,受臚于 牧 之野。’”

赋宪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xiàn 9画 基本字义 宪(憲) xiàn(ㄒ一ㄢˋ) ⒈  法令:宪章。宪令。宪兵。 ⒉  指“宪法”:违宪。立宪。制宪。 异体字 憲 汉英互译 constitution、statute 造字法 原为形声:从心、从四、害省声 English constitution, statute, law
12画 基本字义 赋(賦) fù(ㄈㄨˋ) ⒈  旧指田地税:田赋。赋税。 ⒉  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。 ⒊  念诗或作诗:登高赋诗。 ⒋  给予,亦特指生成的资质:赋予。赋有。天赋。禀赋。 ⒌  古同“敷”,铺陈,分布。 异体字 賦 䝾 汉英互译 endow with、tax、ode 造字法 形声:从贝、武声 English tax; give; endow; army; diffuse

赋宪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赋宪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