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儒吏儒吏的意思解释

儒吏

  • 拼音rú lì
  • 注音ㄖㄨˊ ㄌ一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儒吏[ rú lì ]

⒈  儒生出身的吏员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儒生出身的吏员。

《汉书·朱博传》:“文学儒吏时有奏记称説云云。”
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虫篇》:“旧言食穀者,部吏所致,侵渔百姓,则虫食穀。虫身黑头赤,武吏也;头黑身赤,儒吏也。”

儒吏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16画 基本字义 儒 rú(ㄖㄨˊ) ⒈  指读书人:儒生。腐儒。通儒(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)。儒林(儒者之林,旧指学术界)。儒雅(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)。 ⒉  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、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:儒家。儒教(即“孔教”)。儒士。儒术。儒学。 ⒊  古同“懦”,懦弱。 异体字 㐵 偄 造字法 形声:从亻、需声 English Confucian scholar
6画 基本字义 吏 lì(ㄌ一ˋ) ⒈  旧时代的大小官员:吏治。官吏。 ⒉  旧指小公务员:吏员。胥吏(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)。 异体字 叓 㕝 汉英互译 official 造字法 会意:从手、从中 English government official, magistrate

儒吏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儒吏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