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磔
- 拼音biān zhé
- 注音ㄅ一ㄢ ㄓㄜˊ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鞭磔[ biān zhé ]
⒈ 鞭笞磔裂。
引证解释
⒈ 鞭笞磔裂。
引宋 孔平仲 《常甫招客望海亭》诗:“海中百怪所会聚,海马海人并海驴。或如七十之老翁,或如三尺之侏儒。手足口眼莫不见,鞭磔尽作人号呼。”
鞭磔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磔 | zhé | 石 | 15画 | 基本字义 磔 zhé(ㄓㄜˊ) ⒈ 古代分裂牲体以祭神。 ⒉ 古代一种酷刑,把肢体分裂:磔刑。 ⒊ 汉字笔形之一,即“捺( nà )”。 异体字 矺 厇 造字法 形声:从石、桀声 English to dismember, tear apart; downward stroke slanting right |
鞭 | biān | 革 | 18画 | 基本字义 鞭 biān(ㄅ一ㄢ) ⒈ 驱使牲畜的用具,柔软像绳子:鞭杆。鞭长莫及。 ⒉ 用鞭子抽打:鞭打。鞭扑。鞭责。鞭策。 ⒊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:教鞭。 ⒋ 一种古代兵器,铁制有节,无锋刃:钢鞭。竹节鞭。 ⒌ 编连成串的爆竹:鞭炮。小鞭。 异体字 鞕 汉英互译 scourge 造字法 形声:从革、便声 English whip; whip; string of firecrackers |
鞭磔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鞭磔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