鼩鼠
- 拼音qú shǔ
- 注音ㄑㄨˊ ㄕㄨˇ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鼩鼠[ qú shǔ ]
⒈ 哺乳动物。形似小鼠。
引证解释
⒈ 哺乳动物。形似小鼠。
引《尔雅·释兽》:“鼩鼠。”
郭璞 注:“小鼱鼩也。”
徐珂 《清稗类钞·饮食·青海人食鼩鼠》:“青海 有鼩鼠,窟处土中,黄灰色,较家鼠身肥短,尾不及寸。”
鼩鼠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鼠 | shǔ | 鼠 | 13画 | 基本字义 鼠 shǔ(ㄕㄨˇ) ⒈ 哺乳动物的一科,门齿终生持续生长,常借啮物以磨短,繁殖迅速,种类甚多,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,并为害农林草原,盗食粮食,破坏贮藏物、建筑物等(俗称“耗子”):老鼠。鼠胆。鼠目寸光。投鼠忌器。鼠辈。 ⒉ 隐忧:鼠思。 异体字 䑕 鼡 汉英互译 rat 造字法 象形:像鼠之形 English rat, mouse; KangXi radical 208 |
鼩 | qú | 鼠 | 18画 | 基本字义 鼩 qú(ㄑㄨˊ) ⒈ 〔鼩鼱〕哺乳动物,毛色灰褐或灰白,形极似鼠,但吻部细而尖,穿穴地中而造巢,吃昆虫、蚯蚓等,有益于农作物。亦称“鼱鼩”;古称“鼩”或“鼱”。 异体字 |
鼩鼠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鼩鼠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