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滞下滞下的意思解释

滞下

  • 拼音zhì xià
  • 注音ㄓˋ ㄒ一ㄚˋ
  • 繁体滯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滞下[ zhì xià ]

⒈  中医指痢疾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中医指痢疾。

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·痢疾总括》:“大瘕小肠大肠泻,肠癖滞下古痢名,外因风暑湿蒸气,内因不谨饮食生。”
注:“滞下者,积汁垢腻,与湿热滞於肠中,因而下也。”

滞下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zhì 12画 基本字义 滞(滯) zhì(ㄓˋ) ⒈  凝积,不流通,不灵活:停滞。滞留。滞销。滞空。呆滞。滞产(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)。滞针。滞下(痢疾的古称)。 ⒉  遗落:“此有滞穗”。 异体字 滯 洔 汉英互译 sluggish、stagnant 相关字词 畅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block up, obstruct; stagnant
xià 3画 基本字义 下 xià(ㄒ一ㄚˋ) ⒈  位置在低处的,与“上”相对:下层。下款。 ⒉  等级低的:下级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。 ⒊  方面,方位:两下都同意。 ⒋  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下卷。下次。下限。 ⒌  由高处往低处,降落:下山。下车。下马。下达。 ⒍  使降落:下半旗。下棋。 ⒎  进入:下海。 ⒏  投送:下书。 ⒐  到规定时间

滞下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滞下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