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溥仪溥仪的意思解释

溥仪

  • 拼音pǔ yí
  • 注音ㄆㄨˇ 一ˊ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⒈  清朝末代皇帝。满族。爱新觉罗氏。1908年登位,年号宣统。1912年2月退位,仍居皇宫。1917年张勋拥其复辟,旋失败。1924年被废除皇帝称号,迁出皇宫。1932年在侵华日军扶持下,出任伪满洲国执政,后改称“满洲帝国皇帝”。抗战胜利后被苏联红军俘获。1950年移交中国。1959年被特赦释放。曾任全国政协委员。著有《我的前半生》。

溥仪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5画 基本字义 仪(儀) yí(一ˊ) ⒈  人的外表或举动:仪态。仪表。威仪(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)。 ⒉  按程序进行的礼节:仪式。仪仗。司仪。 ⒊  礼物:贺仪。谢仪。 ⒋  供测量、绘图、实验用的器具:仪器。 ⒌  法制,准则:仪刑。“设仪立度,可以为准则”。 ⒍  姓。 异体字 儀 汉英互译 appearance、bearing、ceremony、instrument、present 造字法 形声:从亻、义声 English ceremony, rites gifts; admire
13画 基本字义 溥 pǔ(ㄆㄨˇ) ⒈  广大:溥博。溥原。 ⒉  普遍:溥畅。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”。 ⒊  姓。 异体字 普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big, great, vast, wide; widespread

溥仪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溥仪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