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奏议奏议的意思解释

奏议

  • 拼音zòu yì
  • 注音ㄗㄡˋ 一ˋ
  • 繁体奏議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奏议[ zòu yì ]

⒈  臣子向帝王上书陈述事情,议论是非。

memorialize the emperor;

⒉  奏章。

memorial to the throne;

引证解释

⒈  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,条议其是非,谓之奏议。

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有司奏议曰:‘追跡先代,无郊其五运之祖者。’”
唐 韩愈 《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》:“﹝ 王仲舒 ﹞在礼部奏议详雅,省中伏其能。”
宋 李上交 《近事会元·废枢密院》:“先是 桑维翰 免枢机之务,以 刘处让 代之,奏议多不称旨。”

⒉  文体名。古代臣下上奏帝王的各类文字的统称,包括表、奏、疏、议、上书、封事等。

三国 魏 曹丕 《典论·论文》:“盖奏议宜雅,书论宜理,铭誄尚实,诗赋欲丽。”
宋 文莹 《<玉壶清话>序》:“文莹 收古今文章著述最多……其间神道碑、墓誌、行状、实録及奏议、碑表、野编、小説之类,倾十纪之文字,聚众学之醇郁。”
清 姚鼐 《<古文辞类纂>序目》:“奏议类者,盖 唐 虞 三代 圣贤陈説其君之辞…… 汉 以来有表、奏、疏、议、上书、封事之异名,其实一类。”

国语辞典

奏议[ zòu yì ]

⒈  古代臣子因事向君王陈奏,并条列其是非,称为「奏议」。

唐·韩愈〈唐故太原王公神道碑铭〉:「在礼部奏议详雅,省中伏其能。」

⒉  古代臣子向君王进奏的章疏。

《文选·曹丕·典论论文》:「盖奏议宜雅,书论宜理,铭诔尚实,诗赋欲丽。」

奏议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zòu 9画 基本字义 奏 zòu(ㄗㄡˋ) ⒈  作乐( yuè ㄩㄝˋ ),依照曲调吹弹乐器:演奏。奏国歌。奏鸣曲。 ⒉  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:启奏。奏议。奏疏。奏折。奏本。奏对。 ⒊  呈现,取得:奏效。奏功。奏捷(取得胜利)。大奏奇功。 异体字 㔿 揍 汉英互译 achieve、play music、present a memorial to an emperor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memorialize emperor; report
5画 基本字义 议(議) yì(一ˋ) ⒈  意见,言论:议论。提议。建议。 ⒉  讨论,商量:商议。会议。协议。议案。议决。议价。 ⒊  评论是非,多指责备:非议。恐招物议。 ⒋  旧时文体的一种,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:奏议。驳议。 异体字 議 汉英互译 discuss、opinion、talk over、view 造字法 形声:从讠、义声 English consult, talk over, discuss

奏议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奏议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