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百笏百笏的意思解释

百笏

  • 拼音bǎi hù
  • 注音ㄅㄞˇ ㄏㄨ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百笏[ bǎi hù ]

⒈  百条(黄金)。古代官员上朝时皆手持长方形笏板,后因金条亦为长方形,故借“笏”字代“条”字,以表其量,兼状其形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百条(黄金)。古代官员上朝时皆手持长方形笏板,后因金条亦为长方形,故借“笏”字代“条”字,以表其量,兼状其形。

清 姚燮 《双鸩篇》:“梦郎三城归,黄金百笏青騧驪。”

百笏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10画 基本字义 笏 hù(ㄏㄨˋ) ⒈  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,用玉、象牙或竹片制成,上面可以记事:朝( cháo )笏。“京兆尹郑叔则,怫然曳笏却立”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cepter 造字法 形声:从竹、勿声 English tablet held by someone having authority
bǎi 6画 基本字义 百 bǎi(ㄅㄞˇ) ⒈  数名,十个十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佰”代):百步穿杨。百儿八十。百分比。 ⒉  喻很多:百草。百货。百姓(人民)。百般。百炼成钢。百无聊赖。百废俱兴( xīng )。 异体字 佰 汉英互译 hundred、all kind of 造字法 会意:从一、从白 English one hundred; numerous, many

百笏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百笏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