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庸隶庸隶的意思解释

庸隶

  • 拼音yōng lì
  • 注音ㄩㄥ ㄌ一ˋ
  • 繁体庸隸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庸隶[ yōng lì ]

⒈  泛指执贱役者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泛指执贱役者。
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嘉遯》:“弃细人之近恋,捐庸隶之所欲。”

庸隶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yōng 广 11画 基本字义 庸 yōng(ㄩㄥ) ⒈  平常,不高明的:平庸。庸医。庸言。庸俗。庸人。昏庸。庸主(平庸或昏庸的君主)。庸夫。庸暗(平凡,愚昧)。庸庸碌碌(没有志气,没有作为)。 ⒉  需要:无庸细述。无庸讳言。 ⒊  岂,怎么:庸讵(岂,何以,怎么,亦作“庸遽”)。 ⒋  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:租庸调。 ⒌  功劳:庸绩(功绩)。 ⒍  古同“佣”,雇佣。 异体字 傭 慵 㐯 汉英互译 commonplace、mediocre、second-rate 造字法 会意:从用、从庚 En
8画 基本字义 隶(隸) lì(ㄌ一ˋ) ⒈  附属,属于:隶属。配隶(从属)。直隶中央。 ⒉  封建时代的衙役:隶卒。皂隶。徒隶。 ⒊  旧时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:奴隶。隶仆。 ⒋  隶书,汉字的一种书体,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:隶书。隶字。汉隶。 异体字 肄 逮 隸 隷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subservient; servant; KangXi radical 171

庸隶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庸隶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