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鼓隶鼓隶的意思解释

鼓隶

  • 拼音gǔ lì
  • 注音ㄍㄨˇ ㄌ一ˋ
  • 繁体鼓隸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鼓隶[ gǔ lì ]

⒈  书体的一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书体的一种。

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广知》:“百体中有悬针书……楷书、横书、芝英隶、钟隶、鼓隶、龙虎篆、麒麟篆。”

鼓隶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8画 基本字义 隶(隸) lì(ㄌ一ˋ) ⒈  附属,属于:隶属。配隶(从属)。直隶中央。 ⒉  封建时代的衙役:隶卒。皂隶。徒隶。 ⒊  旧时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:奴隶。隶仆。 ⒋  隶书,汉字的一种书体,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:隶书。隶字。汉隶。 异体字 肄 逮 隸 隷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subservient; servant; KangXi radical 171
13画 基本字义 鼓 gǔ(ㄍㄨˇ) ⒈  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:鼓乐( yuè )。鼓角( jiǎo )。大鼓。 ⒉  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鼓。石鼓。 ⒊  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:鼓吹。鼓噪。 ⒋  发动,使振作起来:鼓励。鼓动。鼓舞。一鼓作气。 ⒌  高起,凸出:鼓包。鼓胀。 ⒍  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 异体字 皷 鼔 皼 汉英互译 beat、drum、kettle、tambour 相关字词 饱、瘪、泄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drum; beat, top, strike

鼓隶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鼓隶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