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烛龙烛龙的意思解释

烛龙

  • 拼音zhú lóng
  • 注音ㄓㄨˊ ㄌㄨㄥˊ
  • 繁体燭龍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烛龙[ zhú lóng ]

⒈  亦作“爥龙”。古代神话中的神名。传说其张目(亦有谓其驾日、衔烛或珠)能照耀天下。

⒉  借指太阳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神话中的神名。传说其张目(亦有谓其驾日、衔烛或珠)能照耀天下。参阅 清 俞正燮 《癸巳存稿·烛龙》。

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:“西北海之外, 赤水 之北,有 章尾山。有神,人面蛇身而赤,直目正乘,其瞑乃晦,其视乃明,不食不寝不息,风雨是謁。是烛九阴,是谓 烛龙。”
《楚辞·天问》:“日安不到, 烛龙 何照?”
王逸 注:“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,有龙衔烛而照之也。”
《文选·谢惠连<雪赋>》:“若乃积素未亏,白日朝鲜,烂兮若 爥龙 衔燿照 崑山。”
李周翰 注:“爥龙,崑山 神也,常衔爥以照。”
唐 吴筠 《游仙》诗之十九:“烛龙 发神曜,阴野弥焕炳。”
元 张宪 《烛龙行》:“烛龙,烛龙,女(汝)居 阴山 之阴,大漠之野……虵身人面髮如赭,衔珠吐光照天下。”
黄宗英 《橘》:“烛龙 啊, 烛龙,你口里含着明烛。相传北极日月照不到,你会含烛腾空去照耀。”

⒉  借指太阳。

唐 李邕 《日赋》:“烛龙照灼以首事,踆乌奋迅而演成。”
明 谢谠 《四喜记·喜逢甘雨》:“望长空烛龙燄消,长驱旱魃师碧涛。”

国语辞典

烛龙[ zhú lóng ]

⒈  神话传说中的神仙。

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:「有神,人面蛇身而赤,直目正乘,其瞑乃晦,其视乃明,不食不寝,风雨是谒。是烛九阴,是谓烛龙。」

⒉  借指太阳。

唐·李邕〈日赋〉:「烛龙照灼以首事,踆乌奋迅而演成。」
明·谢谠《四喜记·第八出》:「望长空烛龙燄消,长驱旱魃师碧涛。」

烛龙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zhú 10画 基本字义 烛(燭) zhú(ㄓㄨˊ) ⒈  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,周围包上蜡油,点着取亮的东西(古代亦称“火炬”):蜡烛。花烛。烛光。烛泪。烛台。风烛残年。 ⒉  洞悉:洞烛其奸。 ⒊  灯泡瓦特数的俗称:十五烛的灯泡。 异体字 燭 爞 曯 爥 汉英互译 candle、illuminate、light up、watt 造字法 形声:从火、蜀声 English candle, taper; shine, illuminate
lóng 5画 基本字义 龙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 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 ⒉  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 ⒊  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 ⒋  姓。 异体字 龍 竜 龒 㡣 䮾 汉英互译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

烛龙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烛龙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