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成语词典不知所措不知所措的意思解释

不知所措


拼音bù zhī suǒ cuò

注音ㄅㄨˋ ㄓ ㄙㄨㄛˇ ㄘㄨㄛˋ

正音“措”,不能读作“xī”。

感情不知所措是中性词。
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补语;指处境很为难。

辨形“措”,不能写作“错”。

辨析不知所措和“手足无措”;都有“慌张”和“不知如何是好”的意思。但不知所措语义较宽;除形容举动慌乱外;还可指“失望”、“困惑”、“感激”时神情状态;“手足无措”仅形容举动慌乱和不知如何办的样子。

谜语瞎子摸到三岔口

近义词手足无措、惊惶失措、心慌意乱

反义词不动声色、从容不迫、应付自如

英语not know what to do

俄语не знать,что дéлать

日语どうしたらよいかわからない,手も足も出(で)ない

德语weder aus noch ein wissen(ratlos sein)

法语désemparer(ne pas savoir comment faire)


词语解释

不知所措[ bù zhī suǒ cuò ]

⒈  不知该怎么对付,形容惊慌、窘迫。

be at a loss as to what to do;

引证解释

⒈  形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。

语本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则民无所措手足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诸葛恪传》:“皇太子以丁酉践尊号,哀喜交并,不知所措。”
唐 柳宗元 《谢李吉甫相公示手札启》:“感深益惧,喜极增悲,五情交战,不知所措。”
清 宣鼎 《夜雨秋灯录·青天白日》:“即有婢媪扶一美人出,与交拜, 南 不知所措, 昉 挽之拜。”
巴金 《秋》十四:“他站在那里不知所措,身子微微发颤。”

国语辞典

不知所措[ bù zhī suǒ cuò ]

⒈  惊慌失度,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也作「莫知所措」、「未知所措」。

《三国志·卷六四·吴书诸葛恪传》:「皇太子以丁酉践尊号,哀喜交并,不知所措。」

英语not knowing what to do (idiom)​; at one's wits' end, embarrassed and at a complete loss

德语keinen Rat mehr wissen, ratlos sein

法语désorientation, déboussolage, perplexité, démonter


成语典故

三国时期,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的儿子诸葛恪自幼聪明过人,成年后被孙权封为太子太傅。他不满意太子孙和。在孙权死后立即废掉太子,另立10岁的孙亮为皇帝,自己全权执政。他得意洋洋,在写给他弟弟诸葛融的信中表示:“哀喜交并,不知所措。”

不知所措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zhī zhì 8画 基本字义 知 zhī(ㄓ) ⒈  晓得,明了: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温故知新。知难而进。知情达理。 ⒉  使知道:通知。知照。 ⒊  学识,学问:知识,求知。无知。 ⒋  主管:知县(旧时的县长)。知府。知州。知宾(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。亦称“知客”)。 ⒌  彼此了解:相知。知音。知近。 ⒍  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:故知(老朋友)。 其他字义 知 zhì(ㄓˋ) ⒈  古同“智”,智慧。 异体字 智 汉英互
suǒ 8画 基本字义 所 suǒ(ㄙㄨㄛˇ) ⒈  处,地方:住所。哨所。场所。处所。 ⒉  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:研究所。派出所。 ⒊  量词,指房屋:一所四合院。 ⒋  用在动词前,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:所部(所率领的部队)。所谓(a.所说的;b.某些人所说的,含不承认意)。无所谓(不关紧要,不关心)。所有。各尽所能。所向无敌。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。 ⒌  用在动词前,与前面的“为”或“被”字相应,表示被动的意思:为人所敬。 ⒍  姓
cuò 11画 基本字义 措 cuò(ㄘㄨㄛˋ) ⒈  安放,安排:措手。措辞。措置。措身。 ⒉  筹划办理:措施。措办。筹措。举措失当。 ⒊  弃置:刑措。 异体字 刺 汉英互译 arrange、handle、make plans、manage 造字法 形声:从扌、昔声 English place; collect, arrange; employ
bù fǒu 4画 基本字义 不 bù(ㄅㄨˋ) ⒈  副词。 ⒉  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 ⒊  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⒋  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 其他字义 不 fǒu(ㄈㄡˇ) ⒈  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 异体字 否 柎 汉英互译 no、not 相关字词 没有 造字法 象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