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成语词典博闻强识博闻强识的意思解释

博闻强识


拼音bó wén qiáng zhì

注音ㄅㄛˊ ㄨㄣˊ ㄑ一ㄤˊ ㄓˋ

繁体博聞強識

正音“强”,不能读作“jiàng”。

感情博闻强识是中性词。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称颂人。

辨形“识”,不能写作“志”。

辨析博闻强识和“见多识广”;都含有“见识广”的意思。不同在于同样表示见识广;博闻强识偏重在知识面宽;只用于书面语;“见多识广”偏重在阅历多;也用于口语。博闻强识含有“记忆力强”的意思;“见多识广”没有。

近义词博学多才、博古通今、博览群书

反义词不学无术、孤陋寡闻

英语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

日语広く物事を聞き知って,多く記憶に留める,(博闻强志 ともいう)


词语解释

博闻强识[ bó wén qiáng zhì ]

⒈  识:记忆。闻,学识。见闻广博,记忆力强。

博闻强识而让,敦善行而不怠。——《礼记·典礼上》

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;

⒉  亦作“博闻强志”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闻广博,记忆力强。
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博闻彊识而让,敦善行而不怠,谓之君子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邴原传》“太祖 征 吴,原 从行” 裴松之 注引《原别传》:“郑君 学览古今,博闻彊识,鉤深致远,诚学者之师模也。”
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十:“﹝ 博晰斋 ﹞博闻彊识,於京圻掌故,民族源流,尤能殫洽。”
亦作“博闻强识”。 宋 苏轼 《林希中书舍人》:“具官 林希,博闻强识,篤学力行,绰有 建安 之风。”

国语辞典

博闻强识[ bó wén qiáng zhì ]

⒈  见闻广博,记忆力很好。也作「博闻强记」、「博闻彊记」、「博闻彊志」、「多闻强记」、「洽闻强记」、「强记洽闻」、「彊记博闻」。
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「博闻强识而让,敦善行而不怠,谓之君子。」
《魏书·卷八四·儒林传·常爽传》:「笃志好学,博闻强识,明习纬候,五经百家多所研综。」


成语典故

三国时期,魏文帝曹丕自幼天资聪颖,下笔成章,博闻强识,才艺兼备。8岁时就能写文章,他的诗词歌赋文笔清新流畅。《典论》中的《论文》一篇是我国文学批判史上杰出作品。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,公元220年他废汉自立为皇帝。

博闻强识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wén 9画 基本字义 闻(聞) wén(ㄨㄣˊ) ⒈  听见:闻诊。闻听。闻讯。博闻强记。闻过则喜。闻鸡起舞(听到荒鸡鸣而起舞,喻志士及时奋发)。 ⒉  听见的事情,消息:新闻。传闻。见闻。 ⒊  出名,有名望:闻人。闻达。 ⒋  名声:令闻(好名声)。丑闻。 ⒌  用鼻子嗅气味: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? ⒍  姓。 异体字 聞 䎹 䎽 汉英互译 famous、reputation、hear、learn、news、nose、smell、snuffle 造字法 形声:从耳、门声 English hear; smell; make known; news
shí zhì 7画 基本字义 识(識) shí(ㄕˊ) ⒈  知道,认得,能辨别:识辨。识破。识相( xiàng )。识途老马。 ⒉  所知道的道理:知识。常识。 ⒊  辨别是非的能力:见识。远见卓识。 其他字义 识(識) zhì(ㄓˋ) ⒈  记住:博闻强识。 ⒉  标志,记号。 异体字 識 造字法 形声:从讠、声
qiáng qiǎng jiàng 12画 基本字义 强 qiáng(ㄑ一ㄤˊ) ⒈  健壮,有力,与“弱”相对:强壮。强健。强人。强力。强大。强劲。刚强。富强。列强。强弩之末。年富力强。 ⒉  程度高:强手。强烈。强酸。能力强。 ⒊  胜过,优越,好:强干。争强好( hào )胜。 ⒋  有余,略多于某数:强半(超过一半)。 ⒌  使用强力,硬性地:强占。强加。强攻。强悍。强横( hèng )。强梁(强横霸道)。 ⒍  着重,增加分量:强化。增强。 其他字义 强 qiǎng(ㄑ一ㄤˇ) ⒈  硬
12画 基本字义 博 bó(ㄅㄛˊ) ⒈  多,广,大:广博。渊博。博学(学问广博)。博览。博爱。博物。 ⒉  知道得多:博古。 ⒊  用自己的行动获得:博取。博得。聊博一笑。 ⒋  古代的一种棋戏;后泛指赌财物:博奕。赌博。 异体字 愽 簙 汉英互译 rich、plentiful、win、gain 相关字词 专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gamble, play games; wide, bro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