锱坛之宫
- 拼音zī tán zhī gōng
- 注音ㄗ ㄊㄢˊ ㄓ ㄍㄨㄥ
- 繁体錙壇之宮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锱坛之宫[ zī tán zhī gōng ]
⒈ 指学宫。锱,通“菑”。矮围墙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君亦必无盛鹤于丽谯之间,无徒骥于锱坛之宫。”章炳麟《膏兰室札记·锱坛之宫》:“锱借为灾。《公羊》昭二十五年传:以人为灾。《解诂》:灾,周埒垣也。所以分别内外卫威仪。今太学辟雍作侧字,然则灾坛者,谓坛外有埒垣也。”一说为宫名。宫内有坛曰“锱坛”,因以坛名其宫。见锺泰《庄子发微》。
引证解释
⒈ 指学宫。錙,通“菑”。矮围墙。一说为宫名。宫内有坛曰“錙坛”,因以坛名其宫。见 锺泰 《庄子发微》。
引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君亦必无盛鹤於 丽譙 之间,无徒驥於錙坛之宫。”
章炳麟 《膏兰室札记·锱坛之宫》:“錙借为菑。 《公羊》 昭 二十五年传:以人为菑。 《解詁》:菑,周埒垣也。所以分别内外卫威仪。今太学辟雍作侧字,然则菑坛者,谓坛外有埒垣也。”
锱坛之宫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锱 | zī | 钅 | 13画 | 基本字义 锱(錙) zī(ㄗ) ⒈ 古代重量单位,六铢等于一锱,四锱等于一两:锱介(喻微小)。锱锤(喻微小)。锱铢(喻琐碎的事或极少的钱)。 异体字 錙 鍿 造字法 形声:从钅、甾声 English 8 oz; an ancient unit of weight |
之 | zhī | 丶 | 3画 | 基本字义 之 zhī(ㄓ) ⒈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 ⒉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⒋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 ⒌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 ⒍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 ⒎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 异体字 㞢 汉英互译 go、leave、of、somebody、something、this 造字法 原为会意:上像向前的脚,下 |
坛 | tán | 土 | 7画 | 基本字义 坛(壇、罎) tán(ㄊㄢˊ) ⒈ 古代举行祭祀、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:天坛。地坛。登坛拜将。 ⒉ 用土堆成的平台:花坛。 ⒊ 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:神坛。法坛。 ⒋ 文艺界、体育界或舆论阵地:艺坛。文坛。球坛。论坛。 ⒌ 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:坛子。水坛。 异体字 壇 罎 罈 壜 埮 䃪 汉英互译 altar、demijohn、forum、jar、jug、platform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altar; arena, examination hall |
宫 | gōng | 宀 | 9画 | 基本字义 宫 gōng(ㄍㄨㄥ) ⒈ 房屋(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):宫室。宫廷。宫殿。宫观( guàn )(a.供帝王游乐的离宫;b.道教的庙宇)。宫禁。宫苑。宫刑。 ⒉ 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:天宫。龙宫。蟾宫。 ⒊ 庙宇的名称:雍和宫。 ⒋ 一些文化娱乐场所:少年宫。文化宫。 ⒌ 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,每一宫三十度。 ⒍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,相当于简谱“1”。 ⒎ 指“子宫”(妇女生殖器官)。 ⒏ 姓。 异体字 宮 汉英互译 |
锱坛之宫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锱坛之宫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