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炙脍炙脍的意思解释

炙脍

  • 拼音zhì kuài
  • 注音ㄓˋ ㄎㄨㄞˋ
  • 繁体炙膾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炙脍[ zhì kuài ]

⒈  烧烤切细的肉。亦指烹调。

⒉  犹脍炙。交口称誉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烧烤切细的肉。亦指烹调。

《周礼·天官·序官》“醢人” 唐 贾公彦 疏:“彼有膷臐、烧胾、炙膾之属。”
郭沫若 《蜩螗集·水中赞》:“筋肉肺肝,供人炙脍。”

⒉  犹脍炙。交口称誉。

清 赵翼 《龙尾关》诗:“至今勛伐炳,人口尚炙膾。”

炙脍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zhì 8画 基本字义 炙 zhì(ㄓˋ) ⒈  烤:炙兔。焚炙忠良。炙手可热(热得烫手,喻权贵气焰很盛)。 ⒉  烤肉:脍炙人口(美味人人爱吃,喻好的诗文、事物大家都称赞)。 ⒊  喻受到熏陶:亲炙(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)。 异体字 䏑 熫 汉英互译 roast 造字法 会意:从肉、从火 English roast, broil; toast; cauterize
kuài 10画 基本字义 脍(膾) kuài(ㄎㄨㄞˋ) ⒈  细切的肉:脍鲤。脍炙人口(喻诗文或事物受人欢迎,被人传诵)。 异体字 膾 English minced meat or fish

炙脍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炙脍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