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戎
- 拼音yuán róng
- 注音ㄩㄢˊ ㄖㄨㄥˊ
- 词性名词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元戎[ yuán róng ]
⒈ 主将。
例元戎十乘,以先启行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
不是元戎令,谁敢乱爬蹅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英supreme commander;
引证解释
⒈ 大的兵车。
引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:“元戎十乘,以先启行。”
朱熹 集传:“元,大也。戎,戎车也。”
汉 班固 《封燕然山铭》:“驍骑十万,元戎轻武,长轂四方,雷輜蔽路。”
唐 杨炯 《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元戎十乘,驱 卫 霍 於前军;甲士三千,列 孙 吴 於后殿。”
⒉ 大军。
引《史记·三王世家》:“虚御府之藏以赏元戎,开禁仓以振贫穷。”
《汉书·董贤传》:“统辟元戎,折衝绥远。”
颜师古 注:“元戎,大众也。”
宋 苏轼 《除苗授殿前副都指挥使制》:“出总元戎,作先声於士气;入为环尹,寓军政于国容。”
清 秦松龄 《杂感》诗:“关陇 车书此日同,相公拜命领元戎。”
⒊ 主将,统帅。
引南朝 陈 徐陵 《移齐王》:“我之元戎上将,协力同心,承禀朝謨,致行明罚。”
唐 柳宗元 《故连州员外司马凌君权厝志》:“以谋画佐元戎,常有大功。”
《老残游记》第六回:“杀民如杀贼,太守是元戎。”
陈毅 《开国小言》诗:“元首耀北辰,元戎雄 泰岱。”
⒋ 军器名,弩的一种。
引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“亮 性长於巧思,损益连弩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《魏氏春秋》:“﹝ 亮 ﹞又损益连弩,谓之元戎,以铁为矢,矢长八寸,一弩十矢俱发。”
国语辞典
元戎[ yuán róng ]
⒈ 兵车。
引《诗经·小雅·六月》:「元戎十乘,以先启行。」
⒉ 主将、元帅。
引《周书·卷一二·齐炀王宪传》:「吾以不武,任总元戎,受命安边,路指幽冀。」
近元帅
⒊ 大众、大兵。
引《汉书·卷九三·佞幸传·董贤传》:「往悉尔心,统辟元戎。」
《文选·班固·东都赋》:「元戎竟野,戈鋋彗云。」
元戎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元 | yuán | 二 | 4画 | 基本字义 元 yuán(ㄩㄢˊ) ⒈ 头、首、始、大:元凶。元首。元旦。元年。元勋。元帅。状元(科举考试第一名)。 ⒉ 基本:单元。元件。元气(精气,根本)。元素。元音。 ⒊ 同“圆”。 ⒋ 未知数:一元二次方程。 ⒌ 中国朝代名:元代。元曲。 ⒍ 姓。 ⒎ 古同“玄”,清代避康熙皇帝(玄烨)名讳,以“元”代“玄”。 异体字 圓 原 汉英互译 buck、dollar、intervocalic、kyat、member、thaler、yuan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first; dollar; origin; head |
戎 | róng | 戈 | 6画 | 基本字义 戎 róng(ㄖㄨㄥˊ) ⒈ 古代兵器的总称。 ⒉ 军队,军事:兵戎。投笔从戎(指文人从军)。戎装。戎马。 ⒊ 古代称兵车:御戎。 ⒋ 大:戎功。 ⒌ 称(方言,音如“农”):“戎有良翰”。 ⒍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:西戎。戎狄。 ⒎ 姓。 异体字 扔 汉英互译 army、military affairs 造字法 会意:从戈、从十 English arms, armaments; military affair |
元戎的近义词
元戎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