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献通考
- 拼音wén xiàn tōng kǎo
- 注音ㄨㄣˊ ㄒ一ㄢˋ ㄊㄨㄥ ㄎㄠˇ
- 繁体文獻通考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文献通考[ wén xiàn tōng kǎo ]
⒈ 书名。宋元之际马端临著。三百四十八卷。记载上古到南宋宁宗时历代典章制度沿革。体例仿杜佑《通典》,但分类更细,计有田赋、钱币、户口等二十四门。
国语辞典
文献通考[ wén xiàn tōng kǎo ]
⒈ 书名。元马端临撰,三百四十八卷。以通典为本而增广之,所述典制,上承通典,下迄宋宁宗,共分二十四门,书中记宋朝制度最详,宋史各志所备者,大抵皆载于此。
文献通考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献 | xiàn | 犬 | 13画 | 基本字义 献(獻) xiàn(ㄒ一ㄢˋ) ⒈ 恭敬庄严地送给:奉献。贡献。捐献。献身。献礼。借花献佛。 ⒉ 表现出来:献技。献艺。献媚。献丑。 ⒊ 古代指贤者,特指熟悉掌故的人:文献。 异体字 獻 汉英互译 dedicate、offer、present、show、display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offer, present; show, display |
文 | wén | 文 | 4画 | 基本字义 文 wén(ㄨㄣˊ) ⒈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文锦。 ⒉ 刺画花纹:文身。 ⒊ 记录语言的符号:文字。文盲。以文害辞。 ⒋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:文凭。文艺。文体。文典。文苑。文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文采(a.文辞、文艺方面的才华;b.错杂艳丽的色彩)。 ⒌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:文化。文物。 ⒍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 ⒎ 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文。繁文缛节(过多的 |
通 | tōng | 辶 | 10画 | 基本字义 通 tōng(ㄊㄨㄥ) ⒈ 没有阻碍,可以穿过,能够达到:通风。通天。通气。通宵。通行。通过。通衢。贯通。四通八达。曲径通幽。 ⒉ 懂得,彻底明了:通晓。通彻。通今博古。通情达理。 ⒊ 传达:通令。通讯。通报。通告。通知。通缉。通谍。 ⒋ 往来交接:通敌。通商。通邮。通融。通假( jiǎ )(汉字的通用和假借)。串通。沟通。 ⒌ 普遍、全:通才(指知识广博,具有多种才能的人)。通论。通体。通身。通读。通常。通 |
考 | kǎo | 耂 | 6画 | 基本字义 考 kǎo(ㄎㄠˇ) ⒈ 试验,测验:考试。考查。 ⒉ 检查,查核:考察。考勤。稽考。考核。 ⒊ 推求,研究:考古。考据。考订。考证。 ⒋ 老,年纪大:寿考。 ⒌ 原指父亲,后多指已死的父亲:先考。如丧考妣。 ⒍ 击,敲:“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,自以为得其实”。 异体字 丂 攷 汉英互译 check、give or take an examination、study、verify 造字法 形声:上形下声 English examine, test; investigate |
文献通考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文献通考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