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芦渡江
- 拼音tà lú dù jiāng
- 注音ㄊㄚˋ ㄌㄨˊ ㄉㄨˋ ㄐ一ㄤ
- 繁体踏蘆渡江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踏芦渡江[ tà lú dù jiāng ]
⒈ 《坚瓠广集·离地草》引唐冯贽《记事珠》:“兔床国有离地草,人以藉足,不步而行。达磨见梁武,去来自由,以有此草也。其叶如芦,故传踏芦渡江。”因用指佛法广大,本领非凡。
引证解释
⒈ 《坚瓠广集·离地草》引 唐 冯贽 《记事珠》:“兎牀国 有离地草,人以藉足,不步而行。
引达磨 见 梁武,去来自由,以有此草也。其叶如芦,故传踏芦渡江。”
因用指佛法广大,本领非凡。 清 赵翼 《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》诗:“乘杯过河驶往还,踏芦渡江狎澔涆。”
踏芦渡江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踏 | tà | 足 | 15画 | 基本字义 踏 tà(ㄊㄚˋ) ⒈ 用脚踩:踏步。踏板。踏青(春天到郊外散步。亦称“踏春”)。踏雪。踏月。践踏。糟踏。脚踏实地。 ⒉ 亲自到现场去:踏看。踏勘。踏查。踏访。 异体字 蹋 蹹 汉英互译 hoof、step、tread 相关字词 踩 造字法 形声:从足、沓声 English step on, trample, tread on, walk |
芦 | lú | 艹 | 7画 | 基本字义 芦 lú(ㄌㄨˊ) ⒈ 〔芦苇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多生于水边,茎中空,茎可编席,亦可造纸。简称“芦”,如“芦花”、“芦根”、“芦笛”、“芦席”、“芦荡”;亦简称“苇”,如“芦丛”、“芦塘”、“芦箔”、“芦荡”。 ⒉ 姓。 异体字 蘆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rushes, reeds |
江 | jiāng | 氵 | 6画 | 基本字义 江 jiāng(ㄐ一ㄤ) ⒈ 大河的通称:江山。江河。江天。江干( gān )(江边)。江心补漏(喻错过时机,补救已迟)。 ⒉ 特指中国长江:江防。江汉。江淮。江左(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,亦指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)。江右(a.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,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;b.旧时江西省的别称)。江东(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,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)。江表(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)。 ⒊ 姓。 异 |
渡 | dù | 氵 | 12画 | 基本字义 渡 dù(ㄉㄨˋ) ⒈ 横过水面:渡船。渡桥。渡河。摆渡。强渡。远渡重洋。 ⒉ 由此到彼:渡过难关。 ⒊ 转手,移交:引渡。 ⒋ 过河的地方:渡口。渡头。 异体字 度 汉英互译 cross a river、ferry、pull through 造字法 形声:从氵、度声 English cross, ferry over; ferry |
踏芦渡江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踏芦渡江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