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太平鼓太平鼓的意思解释

太平鼓

  • 拼音tài píng gǔ
  • 注音ㄊㄞˋ ㄆ一ㄥˊ ㄍㄨˇ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太平鼓[ tài píng gǔ ]

⒈  打击乐器。舞蹈时用。在一个带长柄的铁圈上蒙以羊皮或驴皮,饰以彩画,柄上缀十余小铁环,用细长鼓槌敲击,即发出咚咚铮铮的声响。参阅清·王夫之《杂物赞》、清·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·太平鼓》。民间舞蹈。表演时一边击太平鼓,一边舞蹈或演唱。按唐·张祜《周员外出双舞柘枝妓》诗云:“画鼓拖环锦臂攘,小娥双换舞衣裳。”是唐时已有此类舞蹈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打击乐器。舞蹈时用。在一个带长柄的铁圈上蒙以羊皮或驴皮,饰以彩画,柄上缀十馀小铁环,用细长鼓槌敲击,即发出咚咚铮铮的声响。参阅 清 王夫之 《杂物赞》、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太平鼓》。

⒉  。 明 清 时民俗,春节期间,使儿童挝鼓跳舞,歌“太平年”,为迎年之乐,亦名“太平鼓”,为古代腊鼓逐疫之遗风。现流行于 河北、东北、内蒙 东部等地农村的民间曲艺“太平鼓”也叫“单鼓”、“羊皮鼓”。参阅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事始一》、 明 刘侗 于奕正 《帝京景物略·灯市》、 清 李声振 《百戏竹枝词·太平鼓》。。 明 清 时民俗,春节期间,使儿童挝鼓跳舞,歌“太平年”,为迎年之乐,亦名“太平鼓”,为古代腊鼓逐疫之遗风。现流行于 河北、东北、内蒙 东部等地农村的民间曲艺“太平鼓”也叫“单鼓”、“羊皮鼓”。参阅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事始一》、 明 刘侗 于奕正 《帝京景物略·灯市》、 清 李声振 《百戏竹枝词·太平鼓》。

民间舞蹈。表演时一边击太平鼓,一边舞蹈或演唱。按 唐 张祜 《周员外出双舞柘枝妓》诗云:“画鼓拖环锦臂攘,小娥双换舞衣裳。”
是 唐 时已有此类舞蹈。 宋 代民间有鼓笛拍板演唱,名“打断”, 政和 初年禁用鼓板唱北曲,民间改名曰:“太平鼓”

国语辞典

太平鼓[ tài píng gǔ ]

⒈  乐器名。以铁为腔,径四、五尺,蒙以皮纸,下有柄,串铁环,振动有声。旧时常用于春节时,或祭祀、跳神等活动。唐代已有,宋代称为「打断」。

⒉  流行于北平、东北、陕西、宁夏等地的舞蹈。各地跳法不同,表演者左手持鼓,右手握鼓鞭,一面击太平鼓,一面舞蹈或演唱。政和初曾被禁止,民间改名为「太平鼓」。

太平鼓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tài 4画 基本字义 太 tài(ㄊㄞˋ) ⒈  过于:太长。 ⒉  极端,最:太甚。太平。 ⒊  高,大:太空。太学。 ⒋  很:不太好。 ⒌  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:太老伯。太夫人(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)。 异体字 大 夳 泰 冭 汉英互译 extremely、over、the most、very、too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very, too, much; big; extreme
píng 5画 基本字义 平 píng(ㄆ一ㄥˊ) ⒈  不倾斜,无凹凸,像静止的水面一样:平地。平面。平原。 ⒉  均等:平分。平行( xíng )。抱打不平。公平合理。 ⒊  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,不相上下:平列。平局。平辈。 ⒋  安定、安静:平安。平服。 ⒌  治理,镇压:平定。 ⒍  抑止(怒气):他把气平了下去。 ⒎  和好:“宋人及楚人平”。 ⒏  一般的,普通的:平民。平庸。平价。平凡。 ⒐  往常,一向:平生(a.从来;b.终身)。平素。 ⒑  
13画 基本字义 鼓 gǔ(ㄍㄨˇ) ⒈  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:鼓乐( yuè )。鼓角( jiǎo )。大鼓。 ⒉  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鼓。石鼓。 ⒊  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:鼓吹。鼓噪。 ⒋  发动,使振作起来:鼓励。鼓动。鼓舞。一鼓作气。 ⒌  高起,凸出:鼓包。鼓胀。 ⒍  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 异体字 皷 鼔 皼 汉英互译 beat、drum、kettle、tambour 相关字词 饱、瘪、泄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drum; beat, top, strike

太平鼓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太平鼓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