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桑律桑律的意思解释

桑律

  • 拼音sāng lǜ
  • 注音ㄙㄤ ㄌㄩ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桑律[ sāng lǜ ]

⒈  采桑养蚕的时令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采桑养蚕的时令。

南朝 梁 萧统 《锦带书十二月启·蕤宾五月》:“麦陇移秋,桑律渐暮。莲花泛水,艳如 越 女之腮;苹叶漂风,影乱 秦 臺之镜。”

桑律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āng 10画 基本字义 桑 sāng(ㄙㄤ) ⒈  落叶灌木,叶子可以喂蚕,果穗味甜可食,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,皮可造纸,叶、果均可入药。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:桑葚。桑农。桑梓(喻乡里,故乡)。沧海桑田(形容世事变迁很大)。桑榆暮景。 ⒉  姓。 异体字 桒 槡 造字法 象形:像桑树之形 English mulberry tree; surname
9画 基本字义 律 lǜ(ㄌㄩˋ) ⒈  法则,规章:纪律。法律。定律。规律。清规戒律。律师。 ⒉  约束:律己。 ⒊  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,把声音分为六律(阳律)和六品(阴律)。合称“十二律”:律吕(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,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,从低音管算起,成奇数的六个管称“律”;成偶数的六个管称“吕”,后来“律吕”作为音律的统称)。 ⒋  旧诗的一种体裁:律诗。 ⒌  姓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aw、res

桑律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桑律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