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鳃草鳃草的意思解释

鳃草

  • 拼音sāi cǎo
  • 注音ㄙㄞ ㄘㄠˇ
  • 繁体鰓草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鳃草[ sāi cǎo ]

⒈  水藻之一种。水蕰的俗称。形如鱼鳃,故称。又名牛尾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水藻之一种。水蕰的俗称。形如鱼鳃,故称。又名牛尾蕰。
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八·水藻》:“藻有二种,水中甚多。水藻叶长二三寸,两两对生,即马藻也。聚藻叶细,如丝及鱼鳃状,节节连生,即水蕰也,俗名鳃草,又名牛尾蕰是矣。”

鳃草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āi xǐ 17画 基本字义 鳃(鰓) sāi(ㄙㄞ) ⒈  多数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,用来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。鱼鳃主要生在头部两侧。 其他字义 鳃(鰓) xǐ(ㄒ一ˇ) ⒈  同“葸”,恐惧,畏难。 汉英互译 gill、branchia、lamella 造字法 形声:从鱼、思声 English fish gills
cǎo 9画 基本字义 草 cǎo(ㄘㄠˇ) ⒈  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、庄稼、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;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,包括庄稼和蔬菜:青草。野草。茅草。水草。花草。草鞋。草堂(茅草盖的堂屋,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,有自谦卑陋的意思)。草原。草坪。草行露宿。草菅人命。 ⒉  特指用作燃料、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:草料。柴草。稻草。 ⒊  粗糙,不细致:草率( shuài )。草鄙(粗野朴陋)。草具(粗劣的食物)。 ⒋

鳃草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鳃草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