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秦俑秦俑的意思解释

秦俑

  • 拼音qín yǒng
  • 注音ㄑ一ㄣˊ ㄩㄥˇ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秦俑[ qín yǒng ]

⒈  秦始皇陵园的地下文物。1974年,发现于陕西骊山脚下秦始皇陵园外的地下建筑中。共发现四个俑坑,总面积25380平方米。已发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八百余个,木质战车十八辆,陶马一百多匹,青铜兵器、车马器九千余件。这批兵马俑形象地展现了秦代军队的兵种、编制和武器装备情况。战车上一般有甲士三人,配弓箭、短剑和盾甲步卒。配长柄的戈、矛、戟、钺弓弩等。骑兵执剑或弓箭,马背辅鞯。武士俑身高1.78-1.87米,头梳各种发髻,身披形制不一的铠甲。陶俑、陶马如同真人、真马,排列有序、造型生动、比例适当,细部刻划尤为精致,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成就。也称秦兵马俑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秦始皇 陵园的地下文物。1974年,发现于 陕西 骊山 脚下 秦始皇 陵园外的地下建筑中。共发现四个俑坑,总面积25380平方米。已发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八百余个,木质战车十八辆,陶马一百多匹,青铜兵器、车马器九千余件。这批兵马俑形象地展现了 秦 代军队的兵种、编制和武器装备情况。战车上一般有甲士三人,配弓箭、短剑和盾甲步卒。配长柄的戈、矛、戟、钺弓弩等。骑兵执剑或弓箭,马背辅鞯。武士俑身高78-87米,头梳各种发髻,身披形制不一的铠甲。陶俑、陶马如同真人、真马,排列有序、造型生动、比例适当,细部刻划尤为精致,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成就。也称 秦 兵马俑。

国语辞典

秦俑[ qín yǒng ]

⒈  秦代用来殉葬的陶偶。如秦始皇陵(陕西临潼)​东侧所出土的数千件排列有序、体型高大的陶塑兵马俑,及西侧的两乘铜车马,兵马雄健昂扬,人物神情生动,雕塑手法十分细腻,其中当年彩绘的色泽仍依稀可见。具有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。

如:「近年挖掘出来的秦俑,显示秦代在雕塑艺术及冶铸技术上已有高度成就。」

秦俑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yǒng 9画 基本字义 俑 yǒng(ㄩㄥˇ) ⒈  古代殡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:木俑。陶俑。女俑。兵马俑。 汉英互译 tomb figure 造字法 形声:从亻、甬声 English wooden figure buried with dead
qín 10画 基本字义 秦 qín(ㄑ一ㄣˊ) ⒈  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:朝( zhāo )秦暮楚。秦晋之好。秦楼楚馆(旧时指妓院)。 ⒉  中国朝代名:秦代。秦镜高悬(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。亦称“明镜高悬”)。 ⒊  中国陕西省的别称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h'in 造字法 会意:从禾、从春 English feudal state of Qin; the Qin dynasty (from which the name 'China' comes)

秦俑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秦俑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