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尼媪尼媪的意思解释

尼媪

  • 拼音ní ǎo
  • 注音ㄋ一ˊ ㄠˇ
  • 繁体尼媼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尼媪[ ní ǎo ]

⒈  尼姑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尼姑。

《南史·宋南郡王义宣传》:“﹝ 义宣 ﹞多畜嬪媵,后房千餘,尼媪数百,男女三十人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六卷目:“酒下酒 赵尼媪 迷花,机中机 贾秀才 报怨。”

尼媪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5画 基本字义 尼 ní(ㄋ一ˊ) ⒈  梵语“比丘尼”的简称,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:尼姑。尼庵。削发为尼。 ⒉  古同“昵”,相近,亲近。 异体字 㞾 昵 汉英互译 Buddhist nun、priestess 相关字词 僧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uddhist nun; transliteration
ǎo 12画 基本字义 媪 ǎo(ㄠˇ) ⒈  老妇人的通称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媪,女老偁也。”《战国策•赵策四》:“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,贤于长安君。”《北史•卷四十三•邢峦传》:“及代,吏人父老及媪妪皆远相攀追,号泣不绝。” ⒉  称谓。母亲。《广雅疏证•卷六下•释亲》:“媪,母也。”《韩非子•外储说右上》:“薄疑归言之媪也,曰:‘卫君之爱疑奚与媪?’媪曰:‘不如吾爱子也!’” ⒊  用以称已婚妇女。《史记•卷一一一•卫将军传

尼媪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尼媪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