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目连目连的意思解释

目连

  • 拼音mù lián
  • 注音ㄇㄨˋ ㄌ一ㄢˊ
  • 繁体目連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目连[ mù lián ]

⒈  亦作“目莲”。

⒉  [梵Maudgaly?yana]摩诃目犍连的略语。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。传说他神通广大,能飞抵兜率天。母死,堕饿鬼道中,为救母脱离饿鬼道之苦,以神通之力亲往救之。见《初学记》卷四引《盂兰盆经》。

⒊  指目连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目莲”。

⒉  摩诃目犍连 的略语。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之一。传说他神通广大,能飞抵兜率天。母死,堕饿鬼道中,为救母脱离饿鬼道之苦,以神通之力亲往救之。见《初学记》卷四引《盂兰盆经》。

南朝 陈 徐陵 《齐国宋司徒寺碑》:“善财童子,南行未窥; 目连沙门,北游不见。”
明 刘基 《题界画金山图》诗:“目连 持来自西方,谓能驱遣毒沴消灾殃。”
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丛钞·目连即丁令威》:“国朝 钱曾 《读书敏求记》云:‘《臞仙运化元枢》一卷,以中元为 丁令威 救母之日, 释氏 谓之 目莲。未悉其所本何自。’按,此则 目莲 即 丁令威 矣。”
范文澜 《唐代佛教·佛教各宗派》:“目连 照法施食, 目连 母即日得脱饿鬼之苦。”

⒊  指目连戏。参见“目连戏”。

清 张岱 《陶庵梦忆·目莲戏》:“演武场搭一大臺,选 徽州、旌阳 戏子剽轻精悍、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,搬演《目莲》,凡三日三夜。”

国语辞典

目连[ mù lián ]

⒈  人名。参见「目犍连」条。

目连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5画 基本字义 目 mù(ㄇㄨˋ) ⒈  眼睛:目光。醒目。历历在目。目指气使(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,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。亦作“颐指气使”)。 ⒉  看,视:目语。目论(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)。 ⒊  想要达到的地点、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:目的( dì )(亦指箭靶的中心)。 ⒋  大项中再分的小项:条目。纲举目张。 ⒌  名称:数目。巧立名目。 ⒍  标题:目录。 ⒎  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,在“纲”以下,“科
lián 7画 基本字义 连(連) lián(ㄌ一ㄢˊ) ⒈  相接:连日。连夜。连年。连亘(接连不断)。连襟(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)。连载。连缀。连理。烽火连天。连篇累( lěi )牍。 ⒉  带,加上:连带。连坐(一个人犯法,他的家属、亲族、邻居连带受处罚)。 ⒊  就是,既使,甚至于:连我都不信。 ⒋  联合:外连东吴。 ⒌  军队的编制单位,“排”的上一级:连长。 ⒍  姓。 ⒎  古同“琏”,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。 ⒏  古同“链”,铅矿。

目连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目连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