蛖蝼
- 拼音máng lóu
- 注音ㄇㄤˊ ㄌㄡˊ
- 繁体蛖螻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蛖蝼[ máng lóu ]
⒈ 蝼蛄的一种。
引证解释
⒈ 蝼蛄的一种。
引《尔雅·释虫》:“蝚,蛖螻。”
郭璞 注:“蛖螻,螻蛄类。”
刘师培 《<尔雅>虫名今释》:“杂色为蛖,今螻蛄有身杂采色者,殆即《尔雅》之蛖螻。”
国语辞典
蛖蝼[ máng lóu ]
⒈ 一种蝼蛄。参见「蝼蛄」条。
蛖蝼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蝼 | lóu | 虫 | 15画 | 基本字义 蝼(螻) lóu(ㄌㄡˊ) ⒈ 〔蝼蛄〕昆虫,褐色,有翅,前脚强化为挖掘足,能掘地,咬农作物的根。亦称“天蝼”、“蛞蝼”、“土狗”;简称“蝼”,如“蝼蚁”(用以代表微小的生物,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)。 ⒉ (螻) 异体字 螻 造字法 形声:从虫、娄声 English a mole cricket, Gryllotalpa africana |
蛖 | máng bàng | 虫 | 13画 | 基本字义 蛖 máng(ㄇㄤˊ) ⒈ 〔蛖蝼( lóu )〕蝼蛄类的农作物害虫。 其他字义 蛖 bàng(ㄅㄤˋ) ⒈ 古同“蚌”。 异体字 蚌 |
蛖蝼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蛖蝼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