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铃薯
- 拼音mǎ líng shǔ
- 注音ㄇㄚˇ ㄌ一ㄥˊ ㄕㄨˇ
- 繁体馬鈴薯
- 词性名词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马铃薯[ mǎ líng shǔ ]
⒈ 一种直立草本植物,叶为羽状复叶,花白色、黄色、蓝色或紫色,浆果紫色,原产于美洲南部和中部的高原,广泛栽培(尤在温带地区)作蔬菜。
英potato;
⒉ 此植物的块茎。也叫“洋芋”、“土豆儿”、“山药蛋”等。
引证解释
⒈ 多年生草本,但多作一年生栽培。原产 南美洲,我国各地均有栽培。地下块茎呈马铃状,可供食用,也可制淀粉,渣可制酒、醋、饴糖等。又称土豆、洋山芋。
⒉ 指这种植物的块茎。
国语辞典
马铃薯[ mǎ líng shǔ ]
⒈ 植物名。茄科茄属,多年生草本。原产于南美智利。地上茎高六十至七十公分,羽状复叶;夏日,梢上抽花梗,分枝开白色或淡紫色花。地下块茎也称为「马铃薯」,形圆如马铃,含丰富淀粉,味甘美,欧美人以为主要食物,我国多用作蔬菜佐食,亦可称为「山药蛋」、「洋芋」。
马铃薯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薯 | shǔ | 艹 | 16画 | 基本字义 薯 shǔ(ㄕㄨˇ) ⒈ 〔薯莨〕a.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上有缠绕茎,地下块茎,可用来染棉、麻织品;b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 ⒉ 〔薯蓣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蔓生,块根为圆柱形,可食。通称“山药”。 ⒊ 〔甘薯〕a.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,蔓匍匐地面。块根可食,亦可制糖和酒精;b.这种植物的块根。均通称“红薯”、“白薯”;亦称“番薯”、“山芋”、“地瓜”、“红苕”。 ⒋ 〔马铃薯〕a.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块茎可食;b.这种 |
马 | mǎ | 马 | 3画 | 基本字义 马(馬) mǎ(ㄇㄚˇ) ⒈ 哺乳动物,颈上有鬃,尾生长毛,四肢强健,善跑,供人骑或拉东西:马匹。骏马。马到成功。马首是瞻(喻跟随别人行动)。 ⒉ 大:马蜂。马勺。 ⒊ 姓。 异体字 馬 汉英互译 gee、horse、horseflesh、neddy、steed、equine 造字法 原为象形 English horse; surname; KangXi radical 187 |
铃 | líng | 钅 | 10画 | 基本字义 铃(鈴) líng(ㄌ一ㄥˊ) ⒈ 用金属做成的响器,形式不一:铃铛。铃钹。铃铎。按铃。电铃。车铃。 ⒉ 像铃的东西:哑铃。棉铃。 异体字 鈴 汉英互译 bell 造字法 形声:从钅、令声 English bell |
马铃薯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马铃薯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