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麦蕈麦蕈的意思解释

麦蕈

  • 拼音mài xùn
  • 注音ㄇㄞˋ ㄒㄨㄣˋ
  • 繁体麥蕈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麦蕈[ mài xùn ]

⒈  亦称“麦丹蕈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称“麦丹蕈”。菌类植物。也叫松露。

《说郛》卷七十引 宋 陈仁玉 《菌谱》:“麦蕈,多生溪边沙壤鬆土中,俗名麦丹蕈。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菜五·香蕈》:“四曰麦蕈,生溪边沙壤中。味殊美,絶类蘑菰。”

麦蕈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xùn 15画 基本字义 蕈 xùn(ㄒㄨㄣˋ) ⒈  〔蕈树〕常绿乔木,高十余米。叶侧卵形,结蒴果。为优质木材。 ⒉  生长在树林里或草地上的某些高等菌类植物,伞状,种类很多,有的可食,有的有毒:毒蝇蕈。香蕈。松蕈。 异体字 覃 造字法 形声:从艹、覃声 English mushrooms, fungus; mildew, mold
mài 7画 基本字义 麦(麥) mài(ㄇㄞˋ) ⒈  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有“小麦”、“大麦”、“燕麦”等多种,子实供磨面食用,亦可用来制糖或酿酒。通常专指“小麦”(通称“麦子”):麦田。麦收。麦饭豆羹(指农家粗茶淡饭)。 ⒉  姓。 异体字 麥 汉英互译 wheat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wheat, barley, oats; simplified form of KangXi radical number 199

麦蕈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麦蕈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